用坚强支撑家庭 用执著追逐梦想

16.05.2016  04:48

孟华珍课余时间抓紧温习课程

孟华珍悉心照料母亲

    孟华珍是酒泉育英中学高中部学生,67岁的父亲患有慢性头疼和脑梗塞,41岁的母亲因小儿麻痹症致残和智力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从9岁起,孟华珍就开始扫地、洗衣服、做饭、喂牲畜,给母亲洗脸、梳头,照顾弟弟。为了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孟华珍在假期经常抽空打工挣钱,贴补家用。2013年她被酒泉团市委评为“最美孝心少年”;近日,被评为2015年度全国“最美中学生”。出生在贫寒之家的孟华珍,用自己的坚强支撑着家庭,执著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高三的她是家中主劳力

    5月9日下午,记者来到酒泉育英中学,该校高三(2)班班主任张志生老师介绍,17岁的孟华珍,家住酒泉肃州区西洞镇,她品学兼优,是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好学生。孟华珍的父亲67岁,患有脑梗塞等严重疾病,母亲智障、身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弟弟目前上初中。孟华珍是家中的主要劳力,她不但要上学,还要照顾家里的一切,每到夏秋两季时,她得请假回家干农活,安顿好家中的一切,才能重新上学。

    张志生老师告诉记者,2015年秋,他来到孟华珍的家,院落破旧,里面的一间住人,外面的一间既是客厅又是储物室,粮食、水缸、生活用品等杂乱地堆着。小小的后院里养着两只羊和一头牛。看到如此贫寒的家庭,他心里十分难过,学校对孟华珍的学费减半收取。

    她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

    记者了解到,在家里,孟华珍是个孝敬老人、独立自强、热爱劳动的好孩子。每周星期六放学回家,她都要帮助家里干农活,锄草、浇水、做饭等,晚上给全家人洗衣服。直到深夜,疲惫不堪的她才能上床睡觉。即使如此,她从不叫苦叫累。

    为了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孟华珍在假期经常抽空打工挣钱,贴补家用。平时在校期间,孟华珍经常不吃晚饭或者只吃一个饼子,孟华珍梦想当一名老师,2015年她参加了高考,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她选择了复读,想再给自己一次实现梦想的机会。

    在记者采访中,孟华珍一直面带微笑,家庭生活的重担对她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孟华珍告诉记者,她不会对生活有任何抱怨,在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她会觉得对不起父母。她想考一个理想的学校,工作后可以更好地照顾家人。

    用零用钱帮助乞讨老人

    张志生老师告诉记者,孟华珍学习勤奋努力、积极进取,课堂上,她敢于提问,善于质疑,对所学的知识能理解掌握;课外,她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大量阅读一些有益的书报,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她从不与人斤斤计较,总是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别人。2014年,该校高三(1)班一名学生患脑瘤,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得到很好的治疗,她主动捐出50元,这是她完全靠自己辛辛苦苦的劳动挣来的。每当她遇到乞讨的老人,也会将自己口袋里的零用钱给老人。

    在记者采访时,让张志生老师发愁的是,眼看就要高考了,高考后孟华珍的学费又是一个难题,他期望社会上一些好心人来帮帮她。兰州晚报记者高慧霞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