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兰州蓝”凝聚兰州力量

01.04.2016  07:23

 

    3月26日,贾平凹在金城大剧院作客“金城讲堂”,在休息空隙,接受了媒体的采访。贾平凹从“兰州蓝”和兰州作为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谈开,对未来兰州文化及文学创作的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相关报道见3月27日《兰州日报》一版)

    兰州,这座黄河之都,丝路重镇,如今又有了一个惹眼的标签:兰州蓝。

    2011年年底,省委、省政府提出“打一场大气污染治理的整体战和攻坚战”的动员令;

    2014年8月,环保部在兰州市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座谈会,介绍推广“兰州经验”;

    在2015年的巴黎世界气候大会上,兰州获得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秘书处等机构联合颁发的“今日变革进步奖”……

    “兰州蓝”来之不易,正如省委书记王三运所说:兰州治污是用决心、行动和效果说话,而决心源于民意,行动胜于纲领,力量来自群众。它的背后,是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坚持,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为之努力的身影。

    自2012年开始,我市重点采取了“减排、压煤、除尘、控车、增容、立法、严管、问效”等八个方面的措施治理大气污染。这看似简单的16个字,伴随着人们的怀疑、不解与埋怨,从开始实施到最终落实经历的曲折并不简单。从对老城区工业污染源采取‘改、停、关、搬’,到对210家高排放企业进行深度治理;从先后实施107户企业向新区的搬迁改造,到市区9500辆公交车和出租车全部实施油改气、禁止黄标车、重型柴油车进入城区……每项保护蓝天的举措在开始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利益相关方的埋怨。但市委、市政府治污决心不容动摇,顶着诸多压力和困难,这八个环节环环相扣、落实到人。在大规模开展空气治污的几年时间里,兰州的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2013年GDP增速是13.4%,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第4位;2014年GDP增速是10.4%,排第5位;2015年GDP增长8.5%,分别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增速0.5和1.5个百分点。这些都说明,治污并没有影响兰州经济发展,“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道理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伴随着发展数据的趋好、随着兰州的天空愈加蔚蓝、随着采暖期市民呼吸系统疾病就诊病例的下降,那些曾经不理解的声音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是获得外地亲朋对兰州刮目相看时内心大大的自豪,是走在兰州的大街小巷感受到的晴空与清新……如此一来,治污之路也越走越宽阔,有了每个兰州人攒着劲的支持,兰州的天空将更加湛蓝。

    治污没有终点,未来之路,仍有压力。目前我市仍旧存在企业污染物排放、机动车尾气、沙尘、城中村改造等大气污染治理的不利因素。按照“十三五末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的要求,兰州大气污染治理压力依然很大,但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不会止步,“要让群众越来越满意兰州的天气”是本届政府对百姓的承诺,更是顶着压力前行的担当。

    贾平凹说,“我来过兰州很多次,对兰州很熟悉,每一次来都会感受到新的变化。这一次让我感觉到兰州空气好得很,天也变蓝了,一场春雨之后兰州的阳光更灿烂了,这让我对‘兰州蓝’有了深刻的体验。”这,是对我们最好的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