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消解公众“养老焦虑”
化解参保者的焦虑,需要正视这些疑问,通过完善制度、健全政策、明确兜底,树立人们对制度的长远信心
“22省份养老金吃紧,部分地区养老金收支恶化”——这则新闻最近几天引发热议,“养老金到底还发不发得出”“看看是不是我所在省,万一是就麻烦了”……一时担忧四起。
每隔一阵子,就会有类似说法出现。2012年,某研究机构“养老金缺口将高达18.3万亿元”的观点把老百姓吓了一跳。还有养老空账2万亿元的专家论断吸引众人目光,至今被反复引用。去年,“剔除财政补贴,一半省份养老保险亏空”的消息流传甚广,加剧人们的担忧。
针对这类说法,几乎每个季度的人社部新闻发布会都要强调“当期养老金发放没问题”。最近,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又进行了回应。但是,人社部的澄清也好,财政、审计部门出具的“收大于支”的报告也好,每月足额按时领到手中的退休金也好,似乎都无法打消一些疑虑。
有人指责个别专家把未雨绸缪变成吓唬人,有人说是网络断章取义惹的祸。这些因素或许都不同程度存在,但之所以养老风险话题频掀波澜,一定程度上,是养老保险制度本身专业而复杂的特性与普通人养老焦虑相互交织的结果。
我国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已达8亿。养老保险,家家户户关心,人人都能议上几句。但是,养老保险时间跨度长、精算复杂、转轨时期制度变化大,不是看看新闻、自己算算账,就能全面准确把握的。
比如,部分省份收不抵支真有那么可怕吗?2014年,黑龙江、河北、宁夏三地的职工养老保险的确支大于收。但同时,其他28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收大于支。从全国看,2014年职工养老收入2.3万多亿元(包括财政补贴),支出1.9万多亿元,累计结余3万多亿元,称得上财务稳定。养老保险是立足于互助共济基础上的全国性制度安排,局部缺口反映的是地区分割的不合理性,我国已在推进全国统筹。
再如,一年3000多亿元的财政补贴真是“收不抵支”的证据吗?这是未考虑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期的特性。养老保险制度上世纪90年代建立,对在此之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其改革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由此产生的隐性债务,已明确由国家承担制度转轨成本,财政补助也就成为养老基金的重要来源,不能将其等同于“亏空”。
养老保险制度所涉及的复杂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解释清楚。相比之下,“收得少、发得多”“人活着、钱没了”等表述更易印在人们脑海。何况,老龄化加剧、家庭变小,个人和社会的养老压力加大是每个人切身感受、又回避不了的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当期“收大于支”的数据,主管部门“养老金当前发放没问题”的保证,已远远不够。
老百姓需要的是长效定心丸。眼下对养老最紧张的人,不是已经领养老金的人,而是正在缴纳养老保险的职工。承诺“当期发放没问题”,无法宽慰缴费的职工。中长期会不会有缺口?20年、30年后怎么样?未来可能有哪些风险?延迟退休等政策又会产生多大影响?化解参保者的焦虑,需要正视这些疑问,通过完善制度、健全政策、明确兜底,树立人们对制度的长远信心。
老百姓需要的是“深度参与”。目前职工养老个人缴费占工资8%,企业还要再缴20%。每月工资条上扣掉数百乃至上千元养老保险费,时时提醒参保者关注自己的权益。他们想知道缴费去了哪里、退休后能领多少钱,也关心养老保险基金的详细运行、未来变动趋势。相比这些需求,每年或每季度公布一次总数据太不解渴,认为部分问题太专业而不去解释的做法更容易引起百姓猜疑。
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是为了化解人们年老后的焦虑,不应反过来变成焦虑的源头。好事办出好效果,有必要正视焦虑,该公开的尽量提高透明度,该改革的尽快加以完善,该反复解释的不嫌麻烦,建立起人们对制度的信心。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23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