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玉龙盘曲尽妖娆

20.06.2014  11:34

黄河第一弯,充满了母亲河悠久的成长故事和难忘的青春记忆。

从青入甘的黄河,满怀着对甘南美丽草原的无限眷恋,久久不愿东去。她一步一回首,彳亍而行,在玛曲县境内自东南而西北,画出一道玉龙般壮美的曲线后,才依依惜别,向北奔流而去。

黄河的第一次华丽转身,造就了甘南在全省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中的重要地位,也注定了甘南及甘肃在全国生态建设和保护中的历史重任。

今天的草原儿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生态建设和保护,因为他们懂得:只有守护好这片辽阔丰饶的草原,才能让母亲河的乳汁常流,也才能确保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和黄河儿女的幸福美好生活。

黄河第一弯”的历史转折

甘南,有着青藏高原面积最大、最原始和保存最完整的自然湿地。辽阔的草原和大片的沼泽湿地,以其宽广的胸怀,哺育着黄河。甘南以占黄河流域4%的面积,补给了占黄河总径流11%和占黄河源区总径流58.7%的充沛水量。

甘南每一片草原和湿地的荣与枯,都关乎着黄河之水的涨与落,更关乎着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兴与衰。甘南的生态环境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和关注。

从10多年前的专家建言和院士上书,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多次批示,从2007年《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的出台,到今年年初《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准,构建甘南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已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形成了共识,得到了省上和国家前所未有的支持。“黄河第一弯”,正面临又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

甘南州州长毛生武说:“甘南要处理好保护、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尤其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保护好生态,是甘南转型发展的‘底线’。

生态底线”思维,决定着甘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举生态牌、谋生态策、走生态路,吃生态饭”。“生态立州”,正在破除的是原有的发展定势。

现如今,在甘南投资最大、投资最多的是关于生态建设和保护的项目。总投资44.5亿元的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实施以来,至2013年已完成投资25亿多元,退化草原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修复、游牧民定居、草原鼠害治理等3大类23个方面生态项目正顺利开展。

曾几何时,甘南丰富的江河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使这里的小水电建设红红火火。然而,小水电项目使少数投资者和经营者在短时期内实现了利益最大化,但对当地生态环境尤其是动植物多样性的破坏,却是在短时间内难以修复的。现在,这方面的投资,在甘南正逐渐受到“冷遇”。

高原羚城合作市,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近年来集中力量大干的一件事,就是在羚城市区周围面山上植树造林。如今,4万多亩林地蔚为壮观,羚城真正成为高原上的绿色之城。

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这已成为甘南转型发展的共识。

寂寞沙洲上的护绿行动

初夏的甘南草原,每一天都勃发着新的绿意。

然而引起记者关注的,并不是这让人陶醉的绿,而是那大片大片绿色中裸露出的一块一块的黄——沙化了的草地和缓慢移动的沙丘。这突兀的黄,看上去是那样的刺眼,与草原的景色极不协调。

出玛曲县城,逆黄河之流向东南而行,玛曲县畜牧局副局长马建云带记者来到了欧拉乡欧强村退化草场上正在治理的沙丘旁。我们看到,原来流动的沙丘已用草方格和沙障网固定了,一株株洮河柳在沙土中顽强生长,沙化的草地上又长出了嫩绿的小草。

在玛曲县畜牧局工作了17年的马建云,指着沙丘上已长到一两尺高的洮河柳说:“从种植到全部成活,需要5年时间。每亩沙化草原的治理投入2300元。

玛曲县黄河沿岸有长达220多公里的沙化带,全县草原沙化面积达到80多万亩。玛曲县畜牧系统的100多人,全都奋战在护绿行动的第一线,去年共治理沙化草地4000多亩。

草原的退化和沙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同样,使退化和沙化的草地得到修复,更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马建云说:“一块草场可以在一两年内沙化,但要恢复起来却要花上十几年的时间。

为解决沙化草原治理技术人员缺少的问题,甘南州引入了市场机制。在玛曲县黄河南岸的马场治沙点,兰州鹏益生态公司承包了400多亩的沙化治理项目。近两年来,公司治理沙化草原3000多亩。

玛曲县还与大专院校及科研部门合作,进行了多种沙化治理模式实验,试验区面积已达到500多亩,为加快治理沙化探索更为有效的模式。

阻止草原沙化,是一场极其艰苦的战斗,远非单兵突击或短时期内能够决胜。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而且需要采取特别的方式:不再是与大自然的简单角力和对抗,而必须要重建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

草原上的新牧歌

尼玛镇牧民定居点的加老,手持念珠,坐在玛曲格萨尔赛马场外的草地上,和记者聊起他从小生活的曼日玛故乡。

加老记得小时候,曼日玛草原上的草深得可以捉迷藏。可是近几十年里,那里的草场慢慢地退化了。

曼日玛乡处在黄河首曲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为了修复和保护湿地,政府在保护区内实行减畜和禁牧措施,三年前,加老一家9口人,和这里的其他牧民一起,从玛曲曼日玛强茂村搬迁至县城附近的新定居点。

加老一家现住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一年可以领到1万元左右的草原补偿款,他和老伴在工地打零工为生。如今家里通了水电,家人看病、孙子上学都很方便,但是加老对祖祖辈辈生活的大草原仍充满难以割舍的情结,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草原能恢复到以前的样子。

游牧民定居工程,是减轻天然草原超载压力、恢复和保护草原生态的一项重大项目。自2008年实施以来,甘南州项目区六县市共建设定居点176个,规划区内的1.4万多户、7.3万多游牧民已实现了定居。

为了使定居的牧民过上富裕生活,甘南州在定居牧民点实施了牛羊标准化育肥暖棚和养殖小区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牛羊育肥养殖专业合作社,走科学养畜和专业化发展的新路子。

走进尕尔藏才让的秀合隆盘羊育肥养殖专业合作社,只见暖棚里10多只野盘羊高大威猛,这是尕尔藏才让从青海引进的种羊。野盘羊和当地欧拉羊杂交繁育后,肉产量和价格成倍增长。

尕尔藏才让,这位开着80多万元新买的丰田越野车的草原“80后”,与骑在马背上放了一辈子牛羊的父亲交巴的想法和干劲大不相同。尕尔藏才让告诉记者,他希望通过科学养殖,扩大养殖规模,同时把盘羊的牌子打出去。

尕尔藏才让还带动了5户贫困牧民加入到秀合隆养殖合作社。现在,合作社养羊规模达到2800多只,去年出栏羊羔800多只,收入100多万元,这是父亲交巴过去想都没想过的事。

在欧拉乡安茂村,桑桃联合了全村52户贫困牧民,成立了达尔龙欧拉羊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取集中劳力、集中养殖、分工协作的方式管理,每年将收入的30%投入到合作社的日常运转中,剩余部分用来扩大养殖规模。

在欧拉采访期间,正遇玛曲县农行的干部来为双联贷款进村入户调查,双联贷款无疑是牧民群众转变畜牧方式的助推器。

牧民出身、幼年放牧的碌曲县双岔乡人才昂,现在是碌曲县洮河源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2011年,他回到家乡开办了专业合作社,在县畜牧兽医局的帮助下开始野盘羊繁育培养,并开发碌曲特色土特产品,带动了农牧民59户,初步形成了“公司+专业合作社+农牧户”的畜牧产业发展模式。

传统的放牧方式正在改变,越来越多的牧羊人,成为了养殖产业的带头人,而新型畜牧产业的发展,为转移超载牲畜和解决农牧民致富开辟了新路。

尕海湖的见证

尕海,是我省首块国际重要湿地。尕海湖,更是映照甘南生态环境变化的一面镜子。

已在尕海保护站工作11年的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尕海保护站副站长张勇,是尕海湿地生态变化的见证者。他的心情随尕海湖的水涨水落、鸟来鸟去而或喜或忧。

曾经几度干涸的尕海湖,现在又成为候鸟栖息和繁殖的天堂。近几年,每年来这里栖息和繁殖的鸟类有3万多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由10年前的不足10只,增加到了420只。逐丰美水草而栖的候鸟,以足“投票”的自由方式,说明了尕海生态的好转。

尕海湖变大了。张勇告诉我们,现在尕海湿地面积由2000年第一次湿地调查的485公顷恢复到2280公顷,湖区沼泽湿地的面积也恢复到了12000多公顷,湖区周边60%以上已经干涸的山泉又流淌出清澈的泉水。

为了保护好尕海湖湿地,保护区实施了总投入1146万元的建设项目,尕海湖核心区的3600公顷牧场与牧民进行了草场置换。在人与鸟、畜牧与草原、发展与保护的相互矛盾和依存关系中,保护区正探索着更好的解决办法。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已初见成效,生态恶化的严重局面得到初步扭转,天然草原植被有了一定恢复。现在,甘南草场区域牧草平均盖度增加了12.8%,全州草原植被综合盖度达到96.3%,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3.44%。

甘南对我省及全国的生态价值,无法用简单的数字来衡量。既要保护好甘南的生态环境,又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甘南而言,仍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和困难。

国家近年来逐年加大了对甘南生态建设的支持力度,但由于甘南州项目区内的六县市大部分为国家贫困县,地方配套资金落实较为困难。在国家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更需尽快建立和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甘南州州长毛生武说:“甘南的生态建设与保护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但我们也不能躺在这块绿地上等靠要。”甘南有美丽的草原,更有着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独特民族文化,凭借这些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壮大旅游文化产业等绿色产业,正是甘南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的绝佳选择。(记者 张国华 赵 梅)

相关链接:

【创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南部篇】万木葱茏绿意浓

挥写绿色祁连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