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之河西篇 挥写绿色祁连梦

17.06.2014  12:56

  原标题:创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之河西篇 挥写绿色祁连梦

  编者按:

  中国版图上,甘肃横亘于西北,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挡风墙”。

  然而,曾几何时,陇原大地,荒漠化日趋加剧,沙尘暴频频光顾……

  在关乎未来的关键路口,生态脆弱的甘肃给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深入实施生态屏障行动”后,省委省政府在实施“3341”项目工程中打造的一大平台正是生态战略平台。

  甘肃的抉择得到国家的高度肯定和支持。去年年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

  经济与生态“双赢”的道路,远非想象的那样平坦。如何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真正地踏着生态文明的时代节拍,告别传统模式,实现绿色发展,奏响“美丽中国”的甘肃乐章?

  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创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系列报道,以期社会各界“同呼吸,共奋斗”,一道参与到生态安全屏障试验区建设中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幸福美好新甘肃。敬请关注。

  向西,向西,一路向西。

  初夏时节,经武威,过金昌,看张掖,奔酒泉,走嘉峪关,千里河西走廊,越走越开阔,越走越壮观。

  这条见证丝绸古道文明的璀璨玉带,正见证着一场新的深刻变革。

  经国务院同意,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印发了《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其中提出,河西地区,作为我国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关键区域,西北草原荒漠化防治区的核心区,将着力构建河西祁连山内陆河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绿洲节水高效农业示范区、新能源基地和新材料产业基地。

  这是河西地区的机会,也是河西地区的担当。

  决不能让民勤变成第二个罗布泊!

  决不能让敦煌变成第二个楼兰!

  ……

  河西内陆河地区,正和甘肃其他地方一道,站在更高的文明台阶上——生态文明,努力探索内陆欠发达地区生态建设与转型发展相结合的路子,在美丽中国的交响乐章中,奏响一段令人神往的甘肃音符。

  依托重点工程,实施生态项目,推动生态屏障建设

  河西走廊,犹如一道天然屏障,阻挡着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的南移,阻挡着库姆塔格沙漠的东进,保卫着西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生态安全。

  这些年来,随着雪线上升、河道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河西走廊成了“风的走廊、沙的走廊”……

  屏障立,则生态安全;屏障废,则生态失守。河西地区的人们,以重点生态工程和重大生态项目为依托,同荒漠化作起了不懈的斗争。

  莫高窟,中华民族的瑰宝。敦煌,世界的敦煌。

  然而,由于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开发过度,造成下游敦煌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库姆塔格沙漠向敦煌逼近。

  敦煌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11年6月,国务院审批通过了总投资47.22亿元的《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

  这意味着,敦煌的生态屏障——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重新获得疏勒河水的补给,开启美好的明天。

  项目实施以来,面对灌溉和工程施工的突出矛盾,省疏勒河流域管理局想方设法加快实施干流灌区骨干工程及河道治理工程。去年7月,他们还向下游敦煌集中输送了生态水。

  前一阵子,省疏勒河流域管理局局长李峰又一口气将有关疏勒河干流的《水权分配方案》《水量分配方案》《水资源管理条例》等7份文件上报至省水利厅,等待批复。

  “之所以这样做,正是要通过制度建设,让灌区的人们告别大手大脚用水的方式,从区域用水向全流域统筹用水观念转变,将一点一滴节约下来的水,留给下游敦煌。”李峰说。

  国家工程,绿色梦想。在河西走廊,同为内陆河的石羊河流域,借助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流域治理工程,已初见成效。

  眼前的青土湖,在干涸半个多世纪后,奇迹般地死而复生。一条公路将湖分为两汪碧波,十多万亩芦苇丛生,隔开了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防止他们“握手”。

  波光粼粼的湖面,还映照着这样一个奇观——民勤县部分区域地下水位开始回升,一些关闭的机井重新成为自流井。

  小小居延海,牵动中南海。围绕国家实施的黑河治理工程,张掖市调整关停湿地上的工厂、搬迁在湿地附近开荒耕种的农民,通过一系列保护湿地的措施,建成了甘肃省第一家国家级湿地公园。“半城芦苇半城塔”的旖旎风光又回到了这座城市。

  随着张掖人连续13年将节省的珍贵水资源留给下游,曾一度干涸的内蒙古东居延海已连续9年不干枯,最大水域面积达到了45平方公里。

  孕育了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内陆河水系的祁连山,是整个河西走廊的水源所在,生态安全的命脉所在。2012年底,国家发改委批准了《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规划》,在甘肃省估算投资44亿余元。

  伴随生态屏障建设的步伐,在河西地区,我省将启动实施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积极争取国家批准黑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

  一系列如火如荼的生态项目建设,构建起河西祁连山内陆河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支撑。

  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绿色产业,撬动生态屏障建设

  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是否意味着孤立地搞生态建设呢?

  没有产业支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就是空中楼阁。河西地区的人们深刻地明白,生态和经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经济发展了,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要不然,人们为了生存,只能单纯拼资源、拼消耗,乱砍滥伐、滥挖矿产……

  位于河西走廊的酒钢集团、金川公司等企业,在我省经济板块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也正是我省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工业的一个缩影。单一的产业结构下,是明显的高能耗、高排放、资源依赖型特征。

  生态屏障建设,不是说不要发展,更不能停下来搞生态。建设生态屏障,关键在于运用绿色辩证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因地制宜探索生态建设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模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在河西地区,如今人们欣喜地看到,传统产业“独大”的坚冰正在消融,新兴产业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角”。

  河西走廊西端,茫茫戈壁,离中国石油工业摇篮玉门油田不远处,一台台风机高高矗立。巨大的风机“手臂”在初夏的清风中不倦挥动,开辟了传统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新天地。

  “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河西多风,但过去风带给人的往往是烦恼。然而,换个角度看,风却是宝贵的资源。

  甘肃是风能资源大省,也是全国第二大太阳能资源丰富区。风能、太阳能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地区。

  “追风逐日”向天歌。酒泉,现在不仅打造起了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而且还要做成西北光伏产业的第一。去年酒泉市风光电发电量达102亿千瓦时,相当于葛洲坝水电站全年的发电量。

  千里河西,风光无限。不仅仅是在酒泉,在金昌、张掖、武威、嘉峪关,这两年,河西五市新能源产业纷纷迅速崛起。昔日的丝绸古道,如今成为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的热土。

  借助新能源基地的建设,河西地区还推动装备制造业、物流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多元支撑。

  在古浪县腾格里沙漠南缘的马路滩,振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用麦草格固沙,建起了甘肃首座沙漠光伏电站。5月底,记者在此看到,这里的一些太阳能电池板之间的空地上,建起了十余座日光温室。

  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将尝试种植果蔬等作物,探索走光伏发电、沙漠治理和现代农业一体化的路子。

  没有什么比“”更能折射出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了。

  甘肃,水资源短缺。然而,用水结构又不合理,传统的农业用水是主角。特别是在河西走廊,大多数农田沿用常规的灌水技术和耕作方式。

  立足有限的水资源,打造高效节水农业。在河西走廊,农民在戈壁、石滩上建起了日光温室,使戈壁滩上长出了水灵灵的绿菜,既节水,又节地。

  “你尝,石头滩上种出的瓜,多甜。”临泽县倪家营乡汪家墩村村民安海,得意地请记者吃他刚摘的黄皮红瓤西瓜。安海说,这些大棚占的地,全是戈壁滩,里面种的有机质。他经营了22个这样的大棚,一个半亩见方的大棚,一年种两茬,可以收入两万多元。石头滩一下子变成了“金土地”。

  生态屏障建设,成了破解发展不足和发展不优矛盾的金钥匙。以此为突破口,河西地区,将逐步形成以高效节水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

  聚焦循环利用,谋求低碳经济,护航生态屏障建设

  加快转型发展,建设生态屏障,不等于都得要另起炉灶,不等于都得要发展新型产业。河西地区的人们认识到,要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延伸相关产业链条,这样做,成本低、效益高,更具有乘数效应。

  黑乎乎的铁渣,变成了白色的“棉花”。5月底,在金昌市万隆实业有限公司,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记者真不敢相信这听起来像“魔术”一样的奇迹。

  公司副总经理何明军告诉记者,他们采用我国自主创新的国际先进技术,将金昌矿冶集团视为“垃圾”的铁矿渣,变成了形如棉花的无机粒状纤维产品。这种产品主要添加于高端建筑材料中,用于保温、隔音、防火。

  “这一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资源循环水平,促进了建筑节能产品的升级换代,也为我国产业化高效利用工业废渣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何明军介绍说,他们还将金昌矿冶集团废弃的铜渣,变成生产汽车刹车片的摩擦纤维材料。

  在金昌,通过实施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措施,困扰金昌空气污染的二氧化硫气体得到充分利用。现在的金川公司,二氧化硫回收率达到96%以上。

  “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让循环经济成为发展的绿色引擎,废渣、废水、废气,不仅仅是在金昌,在河西大地都“循环”起来,变成了“宝贝”。

  您可能想象不到,一个以循环利用废渣为主的宏达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成了酒钢集团这一大型国企新的利润增长点。

  “嘉峪关市雄关广场铺的广场砖,都是我们用酒钢炼钢铁产生的废渣生产的。”宏达公司的工程师翟胜利对记者说,“公司用钢渣生产的特种水泥,也用在了兰新高铁和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中。

  “吃干榨尽”,变废为宝。对于河西地区传统的经济支柱产业来说,着眼于节能减排,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通过资源综合利用、反复使用的新途径,使得废弃物得以回收利用、化害为利。

  这一循环经济独特的“加减法”,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从源头上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量,从而把产业链延伸升级与生态环保结合起来,实现生产发展与生态改善的双赢。

  但是,放在整个甘肃生态屏障建设中,这只是其中一道“简单”的必答题。毫无疑问,着眼于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河西走廊各个方面各条战线,无论生产方式,还是发展模式,都不能不经历一番刻骨铭心、脱胎换骨的根本性变革。但我们相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面对这场艰巨而辉煌的远征,一个“绿色”的河西走廊,将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