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态区任由煤老板折腾是竭泽而渔

08.08.2014  11:51

   作者:堂吉伟德

  高原牧场下,蕴藏的35亿吨优质煤点燃当地开发的欲望。十数年来,因为煤炭的发掘和开采,成千至万的煤炭工人和外来客商蜂拥而至,一个默默无名的高原小镇变为青海举足轻重的煤炭基地。未批先建、超规模开采、变更开采方式等 “罚单”均未能阻挡开发的脚步,相反,青海省政府更是为其保驾护航,2013年的一纸政令,将省级自然保护区缩小约5%,将原本禁止开发的两大矿区划出了保护区。(8月7日 《澎湃新闻网》)

  三江源作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有“中华水塔”之称,其重要性不言自明。然而另一方面,三江源的生态极为脆弱,一旦遭到破坏不仅难以恢复,也会带来巨大的生态危机,水源地污染或者干涸,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六条中明文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狩猎、捕捞、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三江源头才实行了最严格的保护措施。

  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事件层出不穷,“霾头苦干”的大气污染已然说明,“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之路已经行不通。“史上最严”的大气污染治理,付出了极大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但收效却难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未来的走向同样难以乐观。而水源地的破坏后果将会是致命的,想想如果长江、黄河等“母亲河”干涸而污浊,那源头之下的所有地区和人口,都将为此背负巨大的生态成本,没有了清山绿水,没有了可以饮用的水源,恐怕我们真的穷得“只剩钱了”。

  鱼与熊掌永远无法兼得,三江源保护区不能开发也不应开发。大自然往往就是这样,总会在脆弱的生态下填埋着丰富的宝藏,就看人类如何选择。谁不敬畏自然规律,坚守环境红线,就必然会为此付出代价。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三江源保护区当实行“最严保护”,这是整个国家的生态需要,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需要。

  数十年来,由于非法采矿的泛滥,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已在明显恶化,形势日益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本应加大对过度的开采和非法采矿进行干预和整治,而不是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而对开采行为进行让路,甚至压缩保护区的面积而给进行政策“漂白”,若是此禁一开恐怕将会让保护区被步步蚕食,竭泽而鱼之下,脆弱的三江源头将会加速恶化。若到时纯净的水源地,只剩下人类的眼泪还是清澈的,我们又拿什么来还原一江清水,又如何给三江源提供水源?

  相比于政策松动的轻易而言, 环保厅能管的有限 既说明破坏能力的巨大,又说明开禁之后的管理无力。若国家一边加强生态扶持,一边又允许地方开采扩权,三江源的保护前景就难言乐观。青海为全国生态环境作出了牺牲,可以通过生态补偿给予解决,但若任其 竭泽而鱼,在时下的监管状况之下,砍掉生态区让位采矿必然会成为一杯苦酒。(堂吉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