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甘肃出台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 促旧产业“换筋骨” 让新产业“挑大梁”
甘肃省委近日审议通过《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意见》,提出将培育发展清洁生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先进制造、文化旅游、通道物流、循环农业、中医中药、数据信息、军民融合等10大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脱胎换骨”,让新兴产业“挑起大梁”。
甘肃省委书记林铎认为,生态环境问题,根子在于粗放型增长方式。甘肃省委此次审议通过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意见》,释放出推动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强烈信号,将把构建生态产业体系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
根据《甘肃省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在发展布局上,甘肃将以环境承载力为前提,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在中部地区,围绕兰州新区、兰白(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整合聚集创新要素,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数据信息、通道物流等重点产业,加快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的清洁化改造,强化黄河流域甘肃段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打造以兰白城市群为重点、城乡一体化的中部绿色生态产业示范区。
在河西走廊地区,甘肃将以构建河西内陆河流域生态屏障为重点,加快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文化旅游、通道物流、戈壁农业和以核能循环利用为主的军民融合等特色优势产业,建设河西走廊干旱区绿色生态产业经济带。
在陇东南地区,甘肃将以加强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重点,强化生态环境监测和科学技术支撑,突出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防治、流域综合治理和防灾减灾,发展壮大先进制造、文化旅游及保健养生等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绿色化水平,建设陇东南开放型绿色生态产业区域合作经济带。
同时,甘肃还将通过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加快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和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工作,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在政策保障方面,通过产业规划引导、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加强财税支持等举措,促进各类要素有效聚集,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提供支撑。
“我们就是着眼于从根本上转方式调结构,以推进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为核心,通过资源节约集约和创新驱动发展,提高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水平。”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表示,此次审议通过的《意见》,是甘肃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也是甘肃深刻汲取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教训最重要、最彻底的“举一反三”。
按照规划目标,到2020年,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将取得较大进展,生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绿色生态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提高,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0%,一般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73%,境内黄河、长江、内陆河3大流域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92.1%以上;到2025年,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将明显改善,清洁生产、高效生产、低碳生产占主导地位。(原载2018年1月19日《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记者李琛奇 陈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