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权利高于“道德绑架”的恶评

05.07.2014  11:28

  路边“裸晒”想晒死癌细胞、持玫瑰花打算向富豪借100万治病,上个月底,这些奇怪之举让宜宾白血病小伙莫向松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起初,网友的评论多是同情、祝福,但因为他的指名借钱行为,不少反对的声音也随之产生,部分网友认为其是“道德绑架”。(7月4日人民网)

  莫向松一系列的另类行为,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一个没有后续效治疗,便只能面临死亡的病人,莫向松完成了实施自我救赎最重要的一步。接下来,有没有救命的稻草,在汪洋恣肆的死海里被他抓住,其实是对整个社会一个严峻的考题。不过,就目前的舆论走向来看,莫向松的行为招致涉嫌道德绑架的批评,至少在我看来前途并不乐观。

  所谓道德绑架简单来说,即为以道德为砝码,要挟个人或众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道德绑架是以激发人的恻隐(不忍)之心为行为手段,用美德要求道德义务。以莫向松向富豪借钱为例,假如不能成全这种个人诉求,则富豪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这是个人道德自评;之于社会,则会对富豪形成为富不仁的成道德压力,这是他评。

  而事实上,根据现在的舆论走向,即便有人理解这种行为是出于对生命的渴望,也认为这种行为本身并不正义,至少合理性有待商榷。那么,便很难说莫同学的行为是道德绑架,只有建立于真实存在的道德压力之上,才谈得上道德绑架。出于个人合法权益的考虑,富豪完全可以不接济莫同学而不因此受到舆论围剿,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理性,谁会绑架一个不交赎金而拿他没办法的人?道理很简单,即如我不爱您,我管您如何求爱!因此,莫同学无非是想引起关注,他事实上并无预设唯一捐赠人,属于“有枣无枣打一杆子”的概率救济,和摸彩票试运气差不多。

  即便莫同学的行为确实是道德绑架又怎么样呢?人对于生命的痛苦不在于寿命的长短,而在于病痛折磨之下,屈指可数的归期,明确的生存时间表,在倒计时的过程中对于任何人都是最大的折磨。无数的事实表明,通过获得舆论关注是最有效的自救途径,哪怕在一个制度救助和慈善事业发展非常完全的地方,也不可能让所有罹患重大疾病的人被发现,并获得正常途径完全救助,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更认为莫同学的行为,不但理性而且机智。

  人的生命权利高于一切,至少在莫同学的另类自救中有许多可以反思的东西,以此促进制度救济和慈善事业的尽快完善与良性发展。毕竟人对生命权利的守望远远高于行为失据所换来的恶评。当然,无比遗憾的是,事情发生这么久,未见有关部门动作,足见我所言的生命权利,没有得到事实上的确认。但,还有什么比什么都不做的批评者更令人感到无望的吗?

  文/猫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