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洒大地情暖乡亲记 “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吴永斌

12.07.2015  10:21

  相传上古时期,神农氏教人种植五谷,使中国先民步入农耕社会,传承接续,创造出了基于农耕技术的千年华夏文明。

  然而,严酷的自然环境,使得庄浪这片地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吴永斌,立志要改变这种状况。他怀揣着一颗紧贴农民的心,把良种撒播在黄土高原,把良法推广到田间地头。

  30多年来,他引进选育农作物新品种40多个、新技术10多项,累计示范推广1199万亩,总增产粮食36万吨,实现了全县农作物新品种的多次更新换代,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庄浪县跨入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之列;他积极开展旱作农业技术革新、测土配方施肥,使当地小麦、玉米的增幅分别达11.5 %、30%以上。

  大地丰收了,吴永斌也收获了自己人生硕果: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荣誉称号,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还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农业科技专家、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先进个人、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等。

(一)

  2014年7月,庄浪县南坪乡史坪村出了一件新奇事:村民杨收万不到7分的地收了2000多公斤洋芋,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他还收获了一个30公分长、2公斤重的“洋芋王”。“我种了一辈子地,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洋芋。”说起这件事,杨收万笑得见牙不见眼,“这都多亏了吴主任,他给我推荐了新品种,又手把手地教着我种,种出来的洋芋大得跟萝卜似的。大家看我的洋芋收成好,都到我跟前换种子。”

  吴永斌给杨收万推荐的新品种,是他与同事们自主培育出的品种,名叫“庄薯3号”。

  1964年,吴永斌出生在庄浪县盘安乡一个普通农家,小时候,家家粮食不够吃,洋芋要充当大半年的主粮。可那时候,洋芋特别容易腐烂。“记得小时候,我帮父亲分拣洋芋,父亲边拣边叹息:大半的洋芋又烂掉了,今年冬天我们吃什么呢?”当时吴永斌就想:有没有一种办法能让洋芋不再腐烂呢?让全家人吃饱肚子,成了吴永斌最朴素的愿望。

  上初中时,吴永斌看见两块连在一起的麦田,一块长得好,一块长得差。他百思不得其解,就回家问父亲。

  父亲说,长得好的是新品种,穗子大,颗粒多;长得差的是老品种,穗子小,颗粒少,产量非常低。暑假他帮父亲收了几次庄稼,新老品种产量的差别、施肥与没施肥对收成的影响,给他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同样的劳作,有了良种和技术就会大不一样。”用良种、良法实现增产、增收的念头在年少的吴永斌心中萌芽。

  1981年,吴永斌考入平凉农校。毕业后,他回到家乡。1988年,庄浪县开展12万亩科技承包项目,正在县农牧局办公室工作的吴永斌被安排对这个项目进行产量调查。

  3年的调查,吴永斌目睹了良种和机械耕种带给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把良种、良法推广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的人受益的美好愿望。从此,推广良种、良法成了他不懈的追求。

  上天眷顾有准备的人,1991年,吴永斌出任县种子站站长,负责良种的推广。这是一个能够实现自己理想和愿望的平台,吴永斌一个一个去拜访育种专家,第一时间试种他们培育的新品种,对适合在庄浪生长的良种开展示范和推广。

  出于对吴永斌的信任,尽管种子站出售的种子价格相对较高,农民仍然愿意购买。“我每天就在种子站给农民推荐适合他们种的种子,每当农民告诉我他们去年的收成增加了多少时,我心里感觉那个美啊!”吴永斌笑着说。

  2005年,吴永斌被任命为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当时农技中心已经选育完成了一个新的马铃薯品种。这个新品种在其他地方的种植面积已经不小了,可庄浪当地百姓并没有种植。吴永斌敏锐地意识到,这种新品种适合在高寒阴湿地区种植,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他立即组织科技人员捡起了已经中断的培育,并开始脱毒试验。2005年,这一品种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庄薯3号”。2012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庄薯3号”采取常规育种与脱毒快繁相结合的技术育成。该品种集高淀粉、高抗晚疫病、高产量于一身,不但亩均增产550多公斤,最高亩产达5837公斤,还解决了马铃薯生产中品种退化严重、产量低、易腐烂、不耐贮藏等问题。从此,庄浪县马铃薯生产发生了历史性跨越,马铃薯也真正成为当地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经济来源。

  2011年,继“陇薯6号”之后,“庄薯3号”成为我省第二个通过国家品种审定的马铃薯新品种。目前,在西北五省(区)累计种植达3300多万亩,新增收益近50亿元。

  4月1日,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发布题为《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有序推进》的文章,提到“综合考虑馒头的感官和质构指标,对我国22个主栽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研究,筛选出青薯9号、一点红、大西洋、夏波蒂4个适宜加工馒头的专用品种。”

  其中的“一点红”,正是“庄薯3号”。

(二)

  6月2日,骤雨初晴。正在灌浆期的麦子喝饱了水,油绿油绿的,微风吹来,就像一湖绿水轻轻荡漾。

  这天一大早,吴永斌就来到位于南坪乡史坪村的试验田,查看土壤墒情和庄稼长势。

  试验田里小麦的品种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都采用了黑色全膜覆盖技术。

  这种种植方式最早是用在玉米种植上。

  庄浪县十年九旱,自然降雨又都集中在7、8、9这三个月,很难被农作物吸收利用。

  2005年,吴永斌考察引进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这项技术能把秋冬两季雨雪形成的墒情保留到第二年春天,增产幅度30%以上。2008年,庄浪县遭受百年不遇的旱情,可3.5万亩全膜粮田不但没有减产,亩均还增产250公斤。2007年,全省旱作农业现场会在庄浪召开,受到了省上领导的高度评价。目前,全县每年发展旱作农业70多万亩,实现了玉米种植全膜化,仅这项技术增产的粮食就相当于40万人口1年的口粮。

  解决了制约庄浪县玉米生产的瓶颈,爱思考的吴永斌又把目光盯在了冬小麦的技术革新上。

  冬小麦是庄浪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庄浪县先后引进推广了全膜不覆土穴播、膜侧沟播和全膜覆土穴播三种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小麦平均亩产量,但也暴露出了各自的不足。

  经过不断的试验,吴永斌成功研发了小麦种植新技术——黑色全膜垄作穴播种植技术。相较于用无色地膜覆盖种植,采用黑色地膜垄作沟播的冬小麦,增加了集雨、保墒和增温效果,雨水在垄沟内通过渗水孔渗入土壤,将无效降雨转变为有效降雨;加上垄上播种,使播种孔完全暴露,不容易形成板结;播种后播种孔张开,麦苗受光线引导,全部从播种孔眼自然冒出来,不需要人工放苗;同时,黑色全膜覆盖有效地抑制了膜下杂草生长。记者在试验田里看到,膜上没有生长杂草,揭开黑色地膜,膜下也干干净净。

  南坪乡史坪村村支书史文理告诉记者:“当了近40年村干部,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种小麦技术了。和其他种植方法相比,产量能高出5%左右,关键是再不用一窝一窝地放苗,也不用除草,每亩能减少人工成本500元。”

  今年4月,农业部工作组充分肯定了这项新技术。工作组认为,这是旱作农业技术的又一次革新,为甘肃省乃至全国提供了旱地小麦生产的“庄浪模式”。

  在一块试验田里,记者看到六种不同类型的马铃薯种植模式。吴永斌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这是玉米、小麦、马铃薯都可以用的通用模式,这种模式在降雨量少的时候,沟里的墒情可以,垄上的墒情就差一点,造成减产;这是改进后的M形模式,在垄面中间压一条沟,正常年份和干旱年份都能保墒;这是覆土型模式,用土把地膜全部覆盖;这种只是边上压土,膜上不覆土;这是秸秆压田,用秸秆代替地膜;这是露地种植。“这么做是为了对比哪种种植方式产量更高,然后分析原因,寻找技术上可以改进的地方,再大面积推广应用。”吴永斌告诉记者。

  “吴主任认真得很,哪里出了问题他一定亲自去现场查看,指导解决。每一个新品种他都少量引进,在不同的地理位置进行试验之后才推广。”和吴永斌一个系统工作了20多年的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谢永贤说道。

  而对吴永斌来说,只要是谁说用了他的方法收成好,他就眉开眼笑,“高兴得不得了”。

(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吴永斌深深地眷恋着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深深地热爱着养育他培养他的父老乡亲。他能够精准地引进和推广良种、良法,正是得益于他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和深刻的了解。

  高高的个子,明亮的眼睛,脸上总是挂着温暖的笑容,然而外表温润的吴永斌骨子里却有着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精神。

  刚参加工作那年,吴永斌正赶上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3年时间里,他徒步走遍了庄浪大地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采土样、取剖面,不畏辛劳,有一次,他甚至在森林里迷了路。就这样,他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庄浪县的地形地貌、耕地面积、年降雨量、种植品种、种植习惯等数据、资料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

  这次全面的土壤普查为吴永斌今后开展科技推广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之后的全县中低产田改造工程中,他根据当时土壤利用现状,创造性地提出了“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合理搭配氮、磷、钾肥”及“田间水窖+结构调整”的耕地保护思路,先后改造中低产田25万亩,累计增产粮食250万公斤。

  2006年,全国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对土地肥力情况和土壤质量进行普查。

  测土配方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按照不同的作物、不同的土壤肥力,给群众提供不同的施肥配方。

  相对于21年前的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这次查得更深更细,内容更多,取样从400多个增加到4000多个。吴永斌没有因为他参加过普查而敷衍了事,在项目实施的5年里,他带领农技中心技术人员采集土样、化验样品、开展肥料试验,给每一个区域的农田制作施肥配方单,让农民按配方施肥。

  这个项目让吴永斌的全县土地状况的数据得到了更新,他对庄浪县的土壤肥力情况和土地质量做到了如指掌,他甚至可以根据一个自然村的土地情况,给出对应的几十份施肥配方。

  大庄乡刘家湾村有个叫王治民的老人,用了吴永斌推荐的小麦品种,亩产第一次过了400公斤,高兴之余,他给吴永斌出了道“难题”:“如果你让我的小麦亩产能上500公斤,我就信服你。”吴永斌根据老人的土地位置和土壤情况,给他推荐了种子,第二年老人的小麦亩产真的上了500公斤。他找到吴永斌,竖起大拇指说:“你能得很,说得准得很。”自此吴永斌推荐什么他就种什么。

  吴永斌下得决心最大、花得气力最多的工作,是农业技术培训。

  为推广农业新技术,吴永斌一年至少有200多天在田间地头,他的足迹遍布梯田王国,他的身影镌刻在田间地头,他把旱作农业、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生产等技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传授到群众手中。在庄浪,他的名字家喻户晓。

  “再好的技术,如果不被群众掌握,就产生不了效益。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没有捷径,只有下大力气,培养出更多的农技人员进行推广。”

  庄浪县跨乡镇设立9个农技推广区域站,每个站服务2个乡镇,每个农技人员负责几个村,对农民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在吴永斌的组织带动下,县农技推广中心的农技人员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农民家中,他们给农民耐心地讲解、手把手地做示范,使农业新技术家喻户晓。

  南坪乡史坪村的彭耕云说:“吴主任和区域站的技术员经常下来指导,教会我们很多,还召集我们到站上学习,传授的都是新技术,不愁种不好地。”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整个世界,一项技术可以带来一场变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需要良种、良法,更需要吴永斌这样,脚踏实地,把良种、良法带给农民的“良人”。

  吴永斌怀着一颗滚烫的心拥抱大地,大地以丰硕的果实回报他的深情。(记者左玉丽 惠程华 田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