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探索粮草兼顾生产生态良性发展新路 草地农业崛起正当时

09.12.2014  09:14

  原标题:我省探索粮草兼顾生产生态良性发展新路

  草地农业:迅速崛起正当时

  记者 王朝霞

   中国甘肃网12月9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 秋冬时节,陇原草地变成了黄草,围栏封育的芨芨草、沙蒿、冰草长得蓬勃,收割后留茬越冬的苜蓿、红豆草、沙打旺、猫尾草,厚实如毯。

  记者行驶在陇中、陇东及河西,扑面而来的是草产业蓬勃发展的浓厚气息。山塬沟峁,兴起成百上千亩的连片规模化种草基地;地头村口,农户热火朝天地晾晒、装运干草;一座座草加工企业、一个个草产品合作社里,人们正在加工草捆、草粉、草颗粒、青贮鲜草,这些优质草产品被全国各地大型养殖企业、饲料企业及奶牛企业“抢购”。

  蓬勃发展的草产业正成为一项绿色朝阳产业,在我省黄土高原区及河西走廊兴起,发展势头强劲,引领我省建设草业大省、畜牧强省,推动我省草地农业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中国草业“摇篮”再获新生

  通渭县陇阳乡水池村是中国红豆草之乡。老支书魏继刚告诉记者,全村今年有500亩红豆草基地,产草籽80吨,草籽价格连年上涨,今年1斤10元。早在1979年,省畜牧厅草原工作队畜牧师王素香将法国引进的红豆草在水池村(当时称申家山大队)试种60多亩。在“以粮为纲”的年代,顶着乡亲们“粮都不够吃、难道让我们吃草”的骂名去种草。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草种成功了,粮食也丰收了。

  原来,牧草多了,养畜增长了,有机肥增多了,粮食也增产了。申家山用20%的农田种草,粮食反而增产40%,并获得翻倍的畜产品,申家山成为我省第一个靠种草养畜翻身的典型。1983年9月,《人民日报》发表了《走申家山路》的社论,申家山成了全国推广的种草养畜典型,也成了中国草产业的“摇篮”。

  当前国家倡导发展草地农业,由传统耕地农业向“粮草兼顾”型农业结构转型。草业“摇篮”的甘肃,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期。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提出,充分发掘饲草料生产能力,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形成粮草兼顾、农牧结合的新型农业结构,以缓解当前粮食供需矛盾,特别是饲料粮缺口问题,同时满足肉蛋奶消费结构升级。农业部日前选择在北方6省区开展粮草兼顾型农业结构试点,甘肃省被列入其中。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于今年8月20日就发展草地农业接受了《光明日报》专访,提出甘肃“将坚定不移、勇于实践,加快推进草地农业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发展现代农业、促农增收的新路子。”此前,我省出台了《甘肃省草地农业发展试点方案》,按照“粮草兼顾、生态优先、草畜协调发展”的原则,突出人工种草,推动全省农业向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可持续方向发展。我省以突出人工种草、加快草产业开发、做优草地农业为任务,在陇东环县、南部临夏县、中部会宁县、河西古浪县开展草地农业试点,已安排资金8200多万元,试点县已新建3000亩牧草种植基地和61个规模养殖场,新增畜产品生产加工能力3万吨。

  在环县耿湾乡张台村,养殖大户邓怀江利用山荒地种植50亩紫花苜蓿、全膜玉米,发展养羊260只,形成草、粮、畜良性循环,年纯收入7.5万元。“最干旱的年份,山上只有苜蓿是绿的。”庆阳市畜牧局局长毕万智说,“以前农民认为土地就应该主产粮食,现在他们在农田中像种庄稼一样种草,草粮轮作提高了粮食产量。环县173万亩优质苜蓿为百万只羊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苜蓿、红豆草、红三叶等优质豆科牧草,在陇东、陇中山旱地及河西盐碱荒漠地种植,优化土壤结构,培肥了地力,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也改善了环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张榕解释道。

  事实证明,通过大量的化肥和农药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所带来的诸如土壤结构破坏、酸度增大、环境和食品污染等问题,使得“石油农业”的路子已经走到了危险关头。目前提倡的现代农业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是种植业和草畜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草地农业,草地农业开辟了后备农田。据省草原总站监测,种植豆科牧草可使粮食增产50%至100%,每亩苜蓿年固氮量可达6公斤至20公斤,红豆草可达到10公斤至30公斤,使土壤结构和生态得到很大改善。

  因此,发展草地农业,成为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

  小草变成致富的“金草”

  会宁,陇中干旱地区的典型代表。记者来到最干旱的北部甘沟、汉岔等乡镇,昔日濯濯童山,如今草木茂密。“山旱地,以前越耕越穷,如今种苜蓿好啊!投入劳力少,收入好。”甘沟镇田坪村农民孙立杰告诉记者,1亩苜蓿产500公斤鲜草,1公斤卖0.8元至1元,亩收入四五百元,我流转了50亩山荒地种苜蓿,年收入2.5万元。

  草本植物大量地表茎叶的覆盖,不仅减少了降雨对地表的冲刷,有效阻止了水土流失,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成为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陇中、陇东山塬沟畔,河西走廊的盐碱地、荒滩地,如今形成一条条、一弯弯、一方方的人工种草带,种植着品种丰富的紫花苜蓿、红豆草、沙打旺、箭舌豌豆、草谷子、草高粱、燕麦等牧草。在省政府《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草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国家草原补奖政策牧草良种补贴、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项目等扶持下,我省大力推进人工种草。全国各地大型养殖企业、饲料企业、奶牛企业等纷纷“抢滩”甘肃草市场,争抢草产品。

  山大沟深的岷县,牧草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草”。岷阳镇陈家崖村种草大户陈满平成立岷县满青牧草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旋窝牧场承包了2000亩地种植岷山猫尾草。据他介绍,1吨岷山猫尾草干草售价达7000元至9000元,在香港、日本、韩国等市场上十分畅销,是赛马、宠物和奶牛理想的纤维干草。

  全省种草基地呈规模化发展,会宁县3000亩以上整流域人工种植基地达21个,全县牧草留床面积达170万亩,草产业成为该县经济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环县连续3年财政拿出150万元,每年支持种植紫花苜蓿50万亩。

  种草基地另一头连着草产品加工企业。记者在安定区的甘肃民祥牧草有限公司,见到了全国裹包青贮牧草规模最大的加工生产现场:巨型抓草机将农户排队交售的草料“抓起”,投入圆筒式揉丝机,揉丝机像巨型榨汁机,鲜榨出清香四溢的鲜草料,经裹包机塑封真空包装,生产出牛羊喜吃的“汉堡包”。据悉,该企业一年四季不间断加工苜蓿、燕麦、全贮玉米、甜高梁、黄贮玉米等各类草料,畅销上海光明、四川新希望、内蒙古蒙牛等大型养殖和奶牛企业,为干旱山区牧草增值、农民增收探索出一条新路,农户种草亩均收入1000元以上。

  目前,全省草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70多家,年加工草产品160多万吨,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产业化经营模式,打出了“会宁有机苜蓿”“永昌高蛋白苜蓿”“通渭红三叶”等草品牌。

  打造全国饲草储备基地

  谁有了优质饲草料,谁将在肉产品、奶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市场上拥有“话语权”。由于我省属干旱地区,适宜种苜蓿,而南方地区种苜蓿草易发霉变质。我省人工种植紫花苜蓿面积多年来居全国第一,而全国日益增长的肉蛋奶等食品消耗量、肉蛋奶和饲料企业日益增长的蛋白饲料原料需求,使我省草产品成了受追捧的“香饽饽”。全国各地养殖企业都看中了甘肃的优质牧草,纷纷前来购草。不仅沿海地区的大型养殖企业来我省购草,草原大省青海、内蒙古、新疆等省区都来我省购草。省农牧厅副厅长刘志民说:“当前全国性饲草缺乏,种草面积,尤其苜蓿等优质豆科牧草面积比例太低,加之牧区生态建设面临大量区域禁牧,根本不能维持饲草料的基本平衡。”

  会宁县草产业龙头企业——甘肃会丰草业有限公司,今年前10个月生产的900吨草颗粒、草粉、草捆,被国内养殖企业抢购。企业董事长成杰介绍:“四川一家鹿场看好我们的苜蓿草,称赞会宁有机苜蓿有利于鹿茸生长;河北永王集团要求我们每月固定发送一火车皮苜蓿颗粒,说用此饲料,猪的坐胎率提高到16个。”

  同样,近十多年来,在国民食物安全中发生的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事件,无不和蛋白饲草料相关,而这些问题的背后,千丝万缕归结到一处,都是饲草料的问题。全国畜牧养殖企业都缺少优质牧草,以粗蛋白含量来论草产品价格成了当下用户追求的热点。我省河西地区苜蓿草粗蛋白含量达到了22%,价格每吨达2700元。中部地区的苜蓿草孕蕾期粗蛋白达18%以上,会宁县为了减少延迟收割带来的品质下降和收获加工过程中叶片损失,今年苜蓿最佳收获前,草原站、乡镇和草产业协会在村头巷尾用高音喇叭车来回宣传,督促农户及时收割,并对收购草料按品质分了5个档次,以确保粗蛋白含量。

  我省陇中、陇东地区中低产田因干旱少雨,选择种草既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现实途径,也符合市场需求。定西、白银、庆阳等全省苜蓿留床面积最大的区域,也是未来新增种草面积潜力最大的区域。同时,中东部蓬勃兴起的牧草加工企业,拓展了我省的草产业内涵和外延。国家“草原防灾减灾规划”中饲草储备基地建设是重要内容之一,我省草产业的良好发展势头为打造全国饲草储备基地奠定了基础。

  今年,全省人工种草面积达到2388万亩,其中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2028万亩。苜蓿留床面积975万亩,多年稳居全国第一位。种草带动全省畜产业持续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牛羊存栏量分别达到568万头和2325万只,迅猛增长。

  我省依托丰富的草业资源,探索草地农业,促进种植业、畜牧业并驾齐驱,为我省发展现代农业找到新的突破口。并将通过打造草业大省、畜牧强省,肩负起全国草业发展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