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脊兽演绎屋顶传奇
脊兽,中国古代建筑屋脊上安放的瑞兽。在天水甘谷县有这样一句民谣:“土桥子的瓦碴,双碾子的泥,史家坪的秀才多如鱼。”这其中的土桥子,现在叫永安村,是专门生产脊兽的村庄。土桥子的脊兽制作名冠西北五省,至今产业兴旺。因此,永安村所在的新兴镇被列入了甘肃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甘谷脊兽久负盛名
在古代,脊兽作为一种建筑构件,它既是权力地位的象征,又是驱邪祈祥的镇宅之宝,大量用于寺庙、宫观、仿古及民用建筑之中。在悠久而绚烂的华夏文明里,天水甘谷脊兽,盛名已久,以新兴镇永安村最为驰名。这种纯手工捏制的黄土饰物,浑朴如大地的色彩,凝重似青铜的光泽,在绵延的岁月里,以它独特的魅力享誉西北。
5月26日,记者来到甘谷县新兴镇永安村时,正赶上村民烧制的脊兽和屋脊出窑,一件件精美的脊兽从黄土中破壳而出,虽由泥土捏制,却犹如精灵一般鲜活、传神。而小作坊内忙碌的人们,在渺渺轻烟下显得那么不真实,恍如隔世,犹如回到百年前的田间作坊一般。在永安村,随便敲开一家房门,就能看见制作场景。“在130多年脊兽烧制历史中,脊兽制作既包含了我们对于祖辈传统手艺的传承,也是我们的一种生活乐趣。当然,更成为了我们营生的手段之一。”正在搬运脊兽的村民张永录说。
甘谷脊兽制作技艺流程主要为:选土,即选取当地优质红壤土;泡土,将碾碎的红壤土放入水池浸泡半月左右,使其出碱,疏松土性;晒泥,将浸泡的泥挖出来晾晒,增强其柔韧性;制坯,将晾晒后的泥制作脊兽的基座和大样。在此基础上,通过捏、塑、镂、刻、绘等手法进行精细的深加工,成型后,放工棚下阴干,干后,装窑煅烧,熟后出窑,脊兽呈青瓦色。如是琉璃脊兽,着色、上釉后还要进行二次煅烧。
泥土塑出美丽精灵
天水甘谷县的脊兽制作始于清末,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天水历代脊兽艺人在沿袭本地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周边地区制作技艺并不断完善,至清末张海(1872年-1956年)时已基本定型,人们称之为“张大兽”。张海,一位世世代生活在甘谷土桥子(新兴镇永安村)的农民,却是一位在甘谷脊兽发展史上光彩夺目的艺术大师。土桥子自古就有烧制砖瓦的习俗,民间有“土桥子的瓦碴,双碾子的泥,史家坪的秀才多如鱼”民谣,但是张海之前,这里只能烧制简单的民用砖瓦,以至村以“瓦碴”出名。但张海的到来,改变了这里的一切。
张海自幼学习烧制陶器砖瓦,长大后先后拜中国脊兽大家北京王勤、陕西宝鸡脊兽名家张德高为师,得其真传,但他并不以此为足,游学名山大寺,观摩高手名作,详观翎毛走兽,苦心钻研,精益求精。至四十岁时,技艺精纯,远超其师。当时他制作的脊兽广卧于甘谷、武山、陇西、渭源、天水、秦安等县的名山大寺以及官宦人家的屋宇,艺名远著,人皆因以为号“大兽”。
列为非遗保护名录
l984年,张海的三世孙仁义、四世孙云中从河南引进琉璃挂釉技术,使甘谷脊兽在工艺创新上更上一层楼。近几年当地艺人们又用红丹、氧化铜、滑石粉等物质按照一定的配方涂上不同的色彩经过二次煅烧,使脊兽不仅具有古朴典雅之神气,而且集赤橙黄绿青蓝紫于一身,从而成为民间艺术宫殿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如今,甘谷脊兽作品不仅广布于天水本地的名山大寺及旅游景区,还远走高飞于兰州莲花山、徽县杜甫草堂、成县鸡山、陕西岐山孔明庙,甚至漂洋过过海。在1989年首届中国艺术节民间美术展览会上,甘谷脊兽荣获文化部荣誉证书,是天水市集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民俗民间文化工艺品,并被甘肃省博物馆正式收藏,成为甘肃省首批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2006年,甘谷脊兽制作技艺被省政府列为甘肃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兰州晚报记者哈丽娜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