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效节灌铺就绿色发展之路

25.11.2015  17:12

 

武威市清泉生态葡萄园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大棚光照、温度、湿度等指标的自动控制系统,帮助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记者 唐瑾/摄

 

 

武威市清源灌区,自动化大田滴灌系统实现了土壤墒情、作物长势等的实时监控,灌溉、施肥一键式操作。          记者 唐瑾/摄

 

 

  水,一直是制约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缺水的甘肃如何破解水困局,历来是摆在主政者面前的头等难题。

 

  “十二五”期间,甘肃省全力推动节水增效,规模化打造河西走廊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和陇中东南部规模化特色农业产业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高效节水灌溉实现了规模从小到大、质量由低到高、效益由微到显的长足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环境改善。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为实现绿色发展,当前,甘肃已形成共识:通过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综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水权水价制度改革等措施,以破解水困局为突破口,把握效率、和谐、可持续的要求,成为甘肃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抉择 时不我待抓节水

 

  “陇右苦瘠甲天下”,究其根源,核心问题是缺水。据统计,甘肃省自产水资源总量289亿立方米,居全国第29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一半、世界人均水平的1/8。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想水,盼水,梦水。由于缺水,甘肃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历史上就是一个长期贫困和缺粮的省份,老百姓靠天吃饭,群众生活非常困难。更为严峻的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工农业、城与乡、上下游相互争水,地下水严重超采,生态用水被挤占,引发地下水水位下降、湖滩干涸、土地沙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这些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绿色发展更无从谈起。

 

  为了解决水困对甘肃发展的制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家和甘肃各级地方政府都把建设水利基础设施作为解决当地缺水问题的主要手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采取了发展节水型农业、推广旱作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和生态移民等一系列措施,对解决甘肃缺水难题发挥了主要作用。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甘肃用水的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搞上去了,但是农民节水灌溉的意识没有培养起来,农民节水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大水漫灌仍很普遍,形成了“水利工程建设——灌溉面积增加——继续大水漫灌——水资源仍然短缺”的怪圈;另一方面,甘肃能源充足,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潜力,但区域发展战略的关键地区水资源保障条件极为薄弱,存在严重的水危机,极大制约了这些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与极度缺水的自然条件不相适应的是,在甘肃的用水结构中,农业用水占比达80%以上,用水效率低,输水、灌水损失大,粗放的用水方式以及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农业的提质增效,导致了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收益不好。这些现实,决定了大力发展和推进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是甘肃真正实现绿色发展的理性选择和根本出路。

 

   探索 多措并举促节水

 

  武威市凉州区羊下坝镇五沟村智能日光温室内,农技人员轻轻点击电脑鼠标,网络智能系统即可控制滴灌节水设施,滴管的小孔上涌出滴滴清水,渗入辣椒秧苗根部。这是甘肃省推广新型高效节水技术——水肥一体化物联网智能日光温室的一幕。如今,高效节水技术正引领全省现代农业蓬勃发展。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系统性强,涉及土地流转、种植结构调整、工程建设等方面。“十二五”期间,甘肃省立足区域实际,全力抓好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和陇中东南部规模化特色农业产业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两个示范区”建设,共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99万亩。各地因地制宜科学用水,调优种植结构,初步建立了与水资源状况相适应的高效节水型农业结构,形成合理用水、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着眼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甘肃省政府2013年印发了《关于深化农业节水建设工作的意见》,确立了将高效节水工程建设与水权改革、节水量、土地规模流转、农业产业布局、农田节水措施、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水价及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八结合”的工作思路,为形成以建促管、建管并重的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管理新机制奠定了基础。

 

  2014年,甘肃省开发建设了“甘肃省高效节水灌溉信息管理系统”,对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行基本信息、地理坐标、资金使用、责任主体的定位管理和动态监管。

 

  各地从明晰水权入手,不断探索创新节水管理措施,逐步形成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计划用水,计量到斗,水价调节,凭票供水,配水到户,公众参与”的用水管理机制,实现以水定地、以水促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建立节水倒逼机制,用总量的刚性约束倒逼节水。

 

  武威市首先从管水做起,全面建立水权制度。2008年起,武威市开始水权水价制度改革,先定总量,后定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态用水的比例,再将农业用水层层分配到户,颁发水权证书,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农户凭水权证到用水者协会购买水票浇地。为了科学管理使用好地下水,武威市推行“以水定电、以电控水”的管理办法,用水户持地下水水票,向供电部门申请供电,再提取地下水。记者在凉州区和民勤县看到,所有的机井都安装了地下水智能化计量控制设备,村民所购水票上的电量指标用完后,自动停水。“水权管住了水资源,实际上等于管住了耕地。由于以水定地,没有水量的耕地只能压缩,农民不得不放弃部分地力较差的土地,同时减少耗水大、效益低的种植方式和农作物。”凉州区水务局局长孙喜明告诉记者。

 

  黑河中游90%的水用于农业灌溉,减少农业用水迫在眉睫。为此,张掖市从农业节水入手,进行水权改革。“我们采用了两套指标体系,一套指标体系是把给下游分水后的水量,作为全市可用水总量,由政府进行总量控制。另一套指标体系为定额管理体系,即依据全市的水权总量,核定用水定额。对农户来说,在人畜用水以及每亩地的用水定额确定后,便可根据每户人畜数量和承包地面积分到水权。”张掖市水务局局长脱兴福介绍。现在,张掖每个农户都有一本“水权证”,明明白白地记录着每户农民每年可使用多少水量。分配到水权后,农民便可按照标明的水量去水务部门购买水票,用水时先交水票后浇水,用不完的水票,农民可通过水市场进行交易。

 

  甘肃省以“定额管理、超用加价、阶梯水价、差别水价”来探索和建立科学有效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将用水量与水价、节水与增效、水费支出与农民收益有机结合起来,以价格杠杆撬动节水, 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紧缺状况,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改变 绿色发展惠民生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目的是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善环境让人民群众共享绿色发展成果。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规模化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是生态环境改善的催化剂,更是绿色发展的巨大动力。

 

  “前年建的两个大棚,用节水滴灌。一年种两茬西红柿,当年收益5万多元,现在一亩地用水260立方米左右。以前种小麦、玉米,每年收入三四千元,一亩地用水400多立方米。现在,节约下来的水可以在网络交易平台上出售,价钱是每立方米0.14元,每亩地省下来的水大概能卖一二十元。”45岁的武威市民勤县重兴乡农民杨在清说。通过高效节水灌溉,当地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打造“公司+农户”的产销一体化模式,保障了果蔬的顺畅销售,助推农业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

 

  高效节水灌溉的迅猛发展,也促进甘肃实施土地集中流转,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很多农民将承包地流转给大型公司,自己则在这些公司打工挣工资。收入增加了,劳动强度降低了,不用出远门打工了,家庭也团圆和美了。

 

  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清泉村60岁的村民魏永行,经过土地流转,以每亩800元的流转费,将16亩地流转给全部采用高效滴灌节水技术的清泉生态葡萄园,全家每年土地租金加务工收入可达6万多元。“一家一户分散种田,挣不上啥钱。交给企业、种植大户集中连片种植红提葡萄,我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是以前的两三倍。”魏永行说。

 

  流转土地不仅让农民受益,还提高了耕地的利用价值。土地流转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规模化集约生产的物质基础,高效节水灌溉为农业产出大幅度节约生产成本。如今,在甘肃,土地流转和高效节水灌溉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并且实现了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

 

  高效节水灌溉使甘肃省灌溉水利用效率由2010年年底的0.51提高到现在的0.54,年新增节水能力达4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紧缺状况,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生态改善。

 

  高效节水灌溉在甘肃各地成功推广,并与水权改革、土地规模流转、农业产业布局、建立新型农业合作组织等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农业节水发展的新机制。这一新机制的综合作用,使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由几年前的三四千元提高到现在的一万元左右。

 

  节水增效,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

 

  青土湖——一个曾经干涸51年的湖泊,经过生态治理后,地下水水位开始上升。2010年至今,已经连续多年出现人工季节性水面,湖水水域面积最大时达到22平方公里,成为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好转的标志。

 

  每年秋天,额济纳旗橘黄色的胡杨林装扮茫茫戈壁滩,成群的野鸭穿梭在碧波荡漾的居延海,大漠戈壁独特的风景吸引无数游人前来。生活在居延海边的人们无不感慨,要不是实施黑河流域综合治理,推进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美丽的胡杨林和生机勃勃的居延海只能在历史的记忆中找寻。

 

  这一切,得益于甘肃在河西走廊内陆河灌区推广水权改革,通过建立以水权制度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以水权定水资源,以水票定用水量,有效破解了农业节水难题,使流域生态渐趋好转。高效节灌,奠定了生态屏障建设的“基石”。

 

  张掖和武威的节水,也确保了向下游的分水。10年来,黑河累计向下游泄水100.07亿立方米,占来水总量174.6亿立方米的57.5%,与10年前相比,多下泄21.37亿立方米。下游生态持续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东、西居延海碧波重现。

 

  “节水措施解决了农田用水难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土地流转提高了用水效率,水权、水价改革增强了农民节水意识。多种改革手段相互推动,激活了农村节水的内生动力和持久活力,实现群众用水、节水的良性循环,成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甘肃省水利厅副厅长陈德兴说。

 

  节水是根本,增效是关键。高效节水灌溉,不仅为甘肃提供了崭新的节水思路,更为甘肃经济社会的发展铺就了宽广道路。沿着这条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发展与自然相协调的新格局,甘肃乃至西北地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底气更足,步履更加坚实。(中国水利报社甘肃采访报道组成员:董自刚 唐瑾 李顺卿 樊弋滋 张凯 杨忠琪 赵基尊 张金芳 白云)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5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