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台以务实之举推进精准扶贫
中国兰州网2月18日消息 春节前夕,走进高台县各精准扶贫村,昔日破旧的村委会焕然一新,文化广场、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卫生室等综合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昔日泥泞不堪的狭窄村道如今宽阔平坦,从家家户户门前穿过;曾经破砖烂瓦的危旧房,如今窗明几净、整洁有序,传播文明新风的文化墙随处可见,充满乡村气息的文艺演出、趣味运动会经常在村里举办,村民的精神面貌大变样。
去年,该县将精准扶贫的重点聚焦到3个乡镇16个贫困村,通过集中工作力量、整合项目资金、培育致富产业、强化社会帮扶等精准务实的举措,努力打好精准扶贫这场“硬仗”。至年底,全县脱贫1756户5251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5.47%下降到1.43%,16个贫困村实现整体脱贫,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力量聚焦措施精准
去年年初,经过深入调查摸底,该县共有贫困村16个,贫困户2511户7114人。而这16个贫困村大部分地处祁连山浅山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群众增收渠道窄,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低,贫困发生率达20.21%,稳定脱贫难度较大。怎么扶,谁来扶?该县在摸清工作底数的基础上,在强化帮扶力量上下足了功夫。
在骆驼城镇新民村,记者了解到,除市直单位司法局联系帮扶外,县上还有宣传部、政法委、文广新局、文联四个单位联系帮扶。各联系单位平时不定期开展帮扶,还分别选派一名工作责任心强、头脑灵活的干部长期驻村,组成帮扶工作队具体抓精准扶贫各项任务的落实。
新坝镇和平村一社农民李延山长期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儿子又在上大学,因病因学致贫尤为突出。帮扶他的县水务局总工程师杨洪文针对他家的具体情况,从联系种植高效经济作物、住房改造、修建圈舍、帮助申请助学贷款等10个方面制定脱贫措施,并逐一落实。
与和平村、新民村一样,该县其余14个贫困村均是帮扶干部、帮扶措施精准到户,帮扶工作队精准到村,每个村在分别充实1名市级领导和1至2个市直单位帮扶联系的同时,增加县级联系领导和联村单位,每个贫困村县级联系领导达2名,联村单位达3至4个,并建立4至7人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同时,16个发展示范村、43户企业以“1+1”和“2+1”、“3+1”的形式分别与16个贫困村对接,发挥资源、信息优势开展定点定向帮扶,全县形成了帮扶力量立体化“聚合”、措施精准化“聚焦”的格局。
项目资金融合发力
走进南华镇永进村,记者看到,新修的3.07公里平坦水泥路直通养殖小区,3.75公里渠道衬砌使村里的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原本破旧的村委会装饰一新。村支书钱志信说:“正是有了各类项目资金的投入,我们村才有了发展活力,群众的发展信心也更足了。”
在新坝镇和平村农民周国虎家,记者看到崭新的砖瓦房已建成,清澈的自来水通到了家里。“我这房子是去年6月底修好的,总共花了12万元左右,要不是县上补助2万多的住房改造资金,我还修不起来。”周国虎对记者说。据和平村支部书记段其光介绍,去年村上实施的项目有5大类10多项,涉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各个方面,项目之多是从来没有的。
16个贫困村,贫困程度不一样,但缺资金、缺项目,基础设施薄弱,成了制约发展的共同“瓶颈”。去年,该县坚持因村施策,最大限度整合各类项目资金6915.58万元,以“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出水”的集、分流方式科学配置扶贫资金,集中解决贫困村、贫困户最基本、最急需的生产生活问题。在项目建设上,该县系统性精准发力,从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群众能力素质等方面入手,力补贫困村发展“短板”。
产业扶贫助农增收群众要脱贫,关键在产业。
骆驼城镇新民村三社农民张仲宝是1984年从定西市搬迁来的移民,这些年尽管住房有了改善,家庭收入也有了一定保障,但要供孩子上大学,经济十分窘迫。去年,在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的帮助下,他家新修的羊圈投入使用了。“我养了20多只羊,还种了8亩制种玉米,收入明显增加。”张仲宝告诉记者。
去年,该县把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作为精准扶贫的落脚点,结合16个贫困村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扶持群众培育发展增收产业。以适宜冷凉浅山区发展的蔬菜花卉和玉米制种、马铃薯等为重点,整合扶持资金,县、镇、村合力外出拓市场,将贫困村订单田增加到2.8万亩,带动贫困村落实特色高效经济作物3.63万亩,培育发展家庭农场22家,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3个,364户建档立卡户加入合作组织。同时,该县找准龙头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的对接点,依托10多家有资质的玉米制种生产企业,花卉、蔬菜制种企业,中化番茄公司、博峰肥牛公司等,在贫困村累计建成5个千亩玉米制种生产基地、5个500亩以上花卉蔬菜产业基地、2个番茄种植基地、9个百头肉牛养殖供应点、8个千只肉羊养殖基地。该县还开展电商扶贫试点及旅游扶贫探索,在贫困村成立村级服务站15个,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外销土特产品7.13万元,1365名贫困人口依托乡村旅游实现脱贫致富。(记者 郭晓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