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飞天正在丝路上起舞

26.08.2015  11:13

  导语:该文章是按照厅领导的指示,由厅信息中心、研究室、综合处及各处室的协作下撰写的。文章反映了我省在实施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中的工作举措和成果,特别是反映了商务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主导下,开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今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将迎来“十三五”规划发展的顺利开局,在“十三五”规划发展中,全面对外开放,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暨加强国际间经贸合作,促进 甘肃 经济社会的发展,回顾我们的工作和经验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该文章的主体部分已于7月6日在《人民日报》刊登。

  河岳根源、羲轩桑梓。在中国的西部,一条亘古蜿蜒的丝绸古道上,镶嵌着一个绵延千里的多民族省份——甘肃。

  甘肃扼丝绸之路“咽喉”要道,是连接亚欧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坐中联六(省),具有承东启西、南拓北展的显著区位优势。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使甘肃站在新的历史高度,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       

  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说,“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开辟了广阔空间,也为沿线各国开展多边合作带来了重要契机,更为甘肃这样的内陆欠发达省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步伐指明了方向。

  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说,甘肃过去是封闭的内陆,现在站在了开放的前沿。这是甘肃经济社会腾飞千载难逢的一次历史机遇,应该牢牢抓住。

  2600万陇原儿女,甘肃省各市州、各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强力主导下,积极行动起来,合力推动外贸、投资、消费三驾马车蹄急步稳,投入“一带一路”建设,让丝绸之路甘肃黄金段“”起来、“”起来、“”起来、“”起来。
                         
让黄金段“”起来
  
  甘肃历来是承东启西、连接欧亚的重要战略通道,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

  “一带一路”战略给整个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构建了对外开放新格局,就是向西开放。后队变前队,甘肃从过去相对封闭落后的后方,变成了面向西方开放的一个前沿。这次发展格局的重组,是整个中国经济的重新排列组合。

  面对历史机遇,甘肃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及时出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确立了自己的战略定位:向西开放的纵深支撑和战略平台、丝绸之路的综合交通枢纽和黄金通道、经贸物流合作的区域中心、产业集聚和合作示范基地、人文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正在加快制定贯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实施方案,以项目为载体,加强经贸合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

  蓝图已就,甘肃省着力提升内生增长动力,让黄金段真正“”起来。甘肃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规划和实施了“13685”发展战略——围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一大构想”,构建兰州新区、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中国丝绸之路博览会“三大平台”,实施道路互联互通、经贸技术交流等“六大工程”,强化兰白城市圈、酒嘉城市圈等“八大节点”,努力实现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通道、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等“五大目标”。

  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对工作提出了进一步要求:既要谋又要干,先谋而后动,谋要谋深,干要干实。

  按照甘肃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甘肃省商务厅全面落实,提出关键在于“三动”的工作思路——谋定而动、创新驱动、互惠互动;并将省委、省政府赋予的目标任务进行了梳理和细化,明确了“四个扩大”的近期目标,即扩大互惠互动、扩大外贸规模、扩大项目合作、扩大人文交流,构建立体化对外开放新格局。

  谋的深,动的早。甘肃省已经在白俄罗斯、伊朗、吉尔吉斯斯坦、印度尼西亚、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设立了商务代表处,建立了特色商品贸易中心,按照“先易后难,贸易先行”的原则,促进与中西亚、中东欧国家多层次、多领域合作,组织政府和企业代表团前往俄罗斯、白俄罗斯、中西亚等国进行访问和商务洽谈,并在丝路沿线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的商务投资贸易展示会,受到了所到国家的欢迎和赞誉,助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加快“走出去”的同时,甘肃提升“引进来”的质量。“一带一路”战略得到沿线国家积极响应,国外官员和企业代表到甘肃访问考察日渐增多。2014年,14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商务参赞和商会代表在丝路重镇敦煌参加了“聚焦丝绸之路经济带——2014甘肃国际经贸合作研讨会”;第19届“兰洽会”期间,31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聚首“中国--中亚合作对话会”;今年第21届“兰洽会”,白俄罗斯将以主宾国的身份,50人的政府和商务考察团将对甘肃进行全方位的考察,探讨合作。今年6月,白俄罗斯贸易部副部长马杜里斯一行,率白俄罗斯贸易部区域合作、展览及物流活动管理、食品市场管理司负责人以及白俄罗斯资源集团化学制药股份公司、金属股份公司、塑料产品工厂股份公司组成的高层经贸代表团来到甘肃,与金川集团、兰州佛慈制药厂、酒泉奥凯种粒机械有限公司、酒泉风电产业园、敦煌种业公司、兰州储恒源贸易公司贸易中心等项目单位展开深入的合作交流,在化学药品制剂、PVC生产线、明胶生产线、农业机械、育种制种等方面寻求深层次的合作。甘肃在与国际49个友好城市的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国际经贸合作空间。

  通过广泛交流,甘肃省已与丝路沿线重要国家达成了共识:一是双方建立稳定的沟通交流机制,推进政府之间的互动互访;二是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扩大贸易往来,鼓励各国企业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相互投资;三是发挥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旅游资源优势,积极与各国开展旅游市场推广合作,推进民间人员往来交流;四是完善基础设施,推动互联互通,为加强彼此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
  
让黄金段“”起来
  
  广袤的秦王川大地上,兰州新区已成规模,投资强度不断提高,正以一种不甘人后的精神,乘风破浪,奋勇向前。

  兰州新区作为丝绸之路上首个国家级新区,已经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西部重要的增长极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目前,已引进39家全球、中国、民营500强知名企业,龙头产业项目200多个。兰州综合保税区、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进一步提升了兰州新区的辐射能力。

  兰州新区是甘肃向西开放大平台的一部分。在黄金段畅通的基础上,要让丝绸之路黄金段真正“”起来,就要进一步提升甘肃整体开放平台的层级。

  国家已为甘肃量身定制了若干政策,政策叠加效应为甘肃转型跨越、富民兴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甘肃被赋予了建设  “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的历史使命。同时被确定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和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在新能源、有色冶金、特色农产品和旱作农业等领域具有资源和技术优势,甘肃愿与各国开展务实合作,互补发展。

  今年5月份,习近平主席访问白俄罗斯,甘肃省作为西部唯一省份随团出访。在双方首脑的见证下,甘肃省政府与白俄罗斯格罗德诺州、白俄罗斯贸易部分别签署相关合作协议。金川镍都实业公司总投资1000万美元在中白工业园建设PVC管材管件生产项目,甘肃聚馨农业科技集团总投资2.1亿美元在中白工业园建设年产30万吨啤酒麦芽等5个甘肃重点合作协议和投资项目,也成为此次两国元首见证签约的内容。

  去年12月份,李克强总理出访哈萨克斯坦。兰州瑞达进出口贸易公司了解到当地市场需求,在“中哈企业家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签约投资470万美元,在阿拉木图市建设24600吨果蔬保鲜库及占地1公顷销售市场项目。该项目对构建甘肃省农产品境外营销网络、扩大国际市场销售,满足了当地民众的需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去年8月份,伊朗首都德黑兰热情如火,迎接了来自丝路另一端的客人。由185家企业组成的甘肃商贸代表团,在伊朗举办了“2014伊朗·中国甘肃投资贸易及商品展示会”系列活动,达成近20亿元的工程承包项目合作意向。贸易合同签约1.1亿美元,年底实现7299万美元,履约率达到77%。伊朗伊中商会会长阿萨德·阿斯哈拉迪说,甘肃的朋友这次来,来得最早、规模最大,带着诚意,体现了实力,预示着双方合作的前景会更加广阔。

  2014年5月,甘肃省组织了50家企业在白俄罗斯的明斯克市和格罗德诺州两地举办了“中国甘肃特色商品展”,双方达成经贸合作意向6213万美元,11家公司拟在白俄罗斯进行投资,项目投资额共计5700万美元。

  今年,甘肃省组织省内特色农业企业14家,参加“白俄罗斯第25届国际农业专业展”,展品近百余种。签订农产品贸易合同20多项,约1000万美元。并对2个约6000万美元的投资合作项目进行了洽谈。

    现在,甘肃积极争取将“兰洽会”升格为“中国丝绸之路博览会”,使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向西开放重要战略平台;积极争取国家丝绸之路基金在兰州新区设立办事处,争取中亚西亚国家在兰州设立领事机构,使其成为加强与沿线国家合作发展的新型平台。
  
让黄金段“”起来
  
  长期以来,甘肃省面临着一种挑战,货物过省流动,价值增值有限。如何打破“通道经济”的局限,这可以在黄金段的建设中找出答案——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甘肃省省长刘伟平指出,加大向西开放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积极“走出去、引起来”,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和合作。

  甘肃省商务厅进一步提出“政府主导、市场拉动、项目推进、企业主体”的工作要求,认真把握搞活省内市场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辩证关系,就是培育和壮大省内外经贸队伍、扩大投资和消费规模,是向西开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在向西开放的战略推进中,倒逼和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也就是说,“一带一路”要通、两个市场要活。

  甘肃是中国有色金属之乡、石油化工的摇篮,自然资源禀赋优异,但甘肃没有吃资源的老本。甘肃拥有全国惟一由国家政策扶持的循环经济试验项目,兰州石化、长庆油田、酒泉钢铁、金川、白银有色等大批骨干企业正在脱胎换骨。

  国际上,甘肃与中西亚的资源及生产要素形成了互补互惠的配置体系,合理利用国内国际两类资源,甘肃每年从中西亚国家进口铜精矿、球团矿、铁精矿、铬铁达千万吨。白银公司与哈萨克矿业集团合资建设30万吨铜冶炼项目,纳入了两国总理见证签约的44个中哈合作项目清单。

  这些矿产在为甘肃产业提供原料支撑的同时,也推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特色商品出口,加强了合作基础,实现了共赢。2014年,甘肃首次与中西亚国家签署了涉及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经济贸易等领域的多个合作协议,投资总额达10亿美元,实现了零的突破。

  为了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甘肃正推进装备制造、高新科技、特色农产品、有色金属新材料等优势产品出口基地建设。甘肃建设以兰州新区为核心,建设面向中西亚、中东欧市场的石油钻采设备出口基地;以河西地区为重点,建设新能源装备研发制造出口基地,与沿线国家对接、互动,提升产业层级,形成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

  除了出口基地,甘肃以节点城市为支撑,发挥产业园区、经贸物流园区和保税物流园区平台作用,集聚科技、金融、人才等要素,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区域增长极,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对接和经贸合作新“源头”。

  甘肃还大力实施自主品牌出口促进计划,“甘肃制造”逐渐在国际市场得到认可,尤其在中西亚、中东欧市场增长较快。甘肃兰石装备工程公司在美方撤资后,紧紧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兰州新区向西开放平台开发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对外贸易取得一系列突破。与土库曼斯坦签订的7台7000米钻机已完成了安装调试,同时埃及、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家的订单也在洽谈中。

  甘肃正扩大服务贸易出口,优化结构,扩大运输、电信、旅游、建筑等传统服务贸易,推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中式养生健身、文化艺术、教育、新闻出版等特色服务贸易拓展国际市场。

  2014年,甘肃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中西亚、中东欧等国家实现进出口18.9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的比重由上年的18%  提高到23%。2015年,力争与中西亚和中东欧贸易额的比重再提高15个百分点。       

  世界瞩目甘肃,丝路沿线国家冀望发展。甘肃支持外贸企业通过设立、并购等方式建立海外销售网点,支持甘肃外贸协会和骨干企业在境外设立商务代表处。目前,甘肃在中西亚、中东欧等国家设立了114家境外投资企业,累计实际对外直接投资达32.26亿美元。

  甘肃省正加快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加快大宗农产品主产区标准化冷链仓储设施建设项目,推进现代流通方式和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力求做活做大国内市场,强化国内国际市场的互联互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支撑。

  甘肃优异的地理位置和日益活跃的省内市场,又对吸收资金形成了良好反馈。今年前5个月,全省共实施省外、境外招商引资项目3109个,到位资金1878.48亿元,同比增长7.45%,扭转了年初以来的下滑局面。

  通过系列谋划,扎实推进,甘肃实现了消费、投资、进出口“三驾马车”之间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2015年第一季度,甘肃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8%,位居西北五省首位。
  
让黄金段“”起来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要让黄金段真正“”起来,必须在新常态经济思想的引领下,进一步打造平台建设,促进沿线节点城市间的沟通合作,形成一条舞动的链条,带动甘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

  甘肃将进一步抓实节点城市建设,把黄金段建设同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把兰州打造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陆路货物进出口集散中心,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核心节点城市,辐射和带动全省串珠状分布在丝绸之路上的节点城市发展。甘肃以兰州新区战略平台建设为重点,加快兰州自由贸易园区、兰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兰白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以石化有色冶金为核心的中部产业群和以黄河文化为重点的文化产业旅游区。同时,建设河西走廊开放型经济交融带,加快河西五市同城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建设河西走廊城市群。将天水等陇东南地区纳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大局,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要让黄金段“”起来,离不开全域协调发展。甘肃率先在全国探索出一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路子。甘肃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和17个专项配套实施方案,加大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持力度,扭住扶贫攻坚的关键点,瞄准精准扶贫的“滴灌”口,涉农商务项目被列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打出精准扶贫“组合拳”。

  这套组合拳把精准扶贫同县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同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健全生态保障机制,推动市场持续繁荣,奠定甘肃向西开放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坚实基础。

  甘肃是国内通往欧洲的7个货运班列的必经之地,但甘肃不满足现状,正进一步推进互联互通建设,完善口岸布局。甘肃将巩固和拓展兰州中川机场现有国际航线,开通兰州-阿拉木图直飞航线和兰州直飞莫斯科、阿斯塔纳等国际客货运航线;在敦煌机场口岸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加快口岸设备更新改造,争取开通面向中西亚、中东欧商旅客源地的国际航线,力争嘉峪关机场列入国家口岸发展规划,形成互通互补的航空开放格局;协调推动马鬃山口岸早日复关,争取开展边民互市贸易,发挥边境贸易、能源、资源通道作用;打通铁路通道,在兰州设立国际列车装卸接驳站,以运营中欧国际货运“天马号”班列为依托,增开兰州至中西亚货运专列,建设向西开放的国际物流平台和出口产品加工基地;营运好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和武威保税仓库,支持有条件的市州申报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丰富口岸功能;推动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加快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推进“一带一路”区域通关一体化进程。

  甘肃省正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新格局和树立外贸发展新优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眼“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外贸转方式调结构,坚持发展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重、培育新兴产业与传统外贸升级双轮驱动,促进外贸、外资、外经有机结合,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取得实质性进展。

  甘肃省正搭乘“互联网+”的浪潮,利用“宽带中国”战略规划,重点建设面向中西亚、中东欧及蒙古的通信枢纽和区域信息汇集中心。构筑“网上丝绸之路”,扩大省内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中心规模;利用“陇汇通”等省内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产供销服务和洽谈对接平台,在网上增加丝路沿线国家有关信息和投资指南,探索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分批次设立甘肃特色产品出口跨境电子商务“线上馆”和“海外仓”。

  软实力,是21世纪国家竞合的焦点。甘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甘肃将以打造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为平台,通过在中亚西亚举办  “甘肃文化旅游周”和国家级精品剧目西进工程,加快发展对外文化服务贸易,扩大人员往来和文化旅游推广合作。

  视野打开,豁然开朗。甘肃给中国,给世界描绘了“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的一幅愿景。

——甘肃准备用3-5年时间,夯实基础,打开局面,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进一步加强,实现向中亚西亚进出口额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20%以上,直接投资、开展承包工程和外派劳务年均增长10%以上的目标,与中西亚国家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的机制初步形成。

——甘肃用10年左右时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开放合作机制,中国兰州自由贸易区正常投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

——甘肃准备到本世纪中叶,“五通”目标全面实现,与中西亚及欧洲国家产业合作全面深化,贸易规模大幅提升,人文交流畅通便捷,发展环境趋于改善,甘肃将真正成为国际经济贸易文化合作大通道和“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

  飞天,不再沉寂,正在丝路上空翩翩起舞。她,见证着甘肃在开放中蝶变,在开放中超越,在开放中升华。

白银市靖远县获“全国文冠果之乡”称号
   中新网甘肃新闻电  据甘肃林业网披露,商务之窗
兰州新区旅游接待量创新高
     2019年“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兰州新区旅游市场火爆,接待量再创新高,接待游客突破15.商务之窗
靖远举办第三届“小口大枣”采摘旅游节
      绿树爽朗映硕果,惠风和畅迎嘉宾。商务之窗
“甘肃宣传思想文化发展70年成就展”亮点频现
    追求速度,保证质量,还亮点频现。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