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闯出精准扶贫新路子

18.09.2015  10:12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但是,接过历史的接力棒,2012年底,甘肃仍有贫困人口692.2万,占农村人口的33.2%,贫困发生率位居全国第二。

  到2020年,要与全国同步小康。无疑,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1982年,在甘肃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国家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首开全国区域性开发式扶贫的先河。经过30年艰苦卓绝的努力,甘肃终于结束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圆了世代温饱梦,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越往后,扶贫难度越大,剩下的都是“硬骨头”。

  新时期,扶贫攻坚如何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道路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3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最大任务,通过顶层设计、精心谋划,大胆破旧立新、不断探索,以超常规的举措和办法,转变扶贫开发方式,深入实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1+17”精准扶贫行动,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理念、甘肃方式、甘肃机制、甘肃状态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子。

  甘肃的这一创举,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中央办公厅《中办工作交流》、中央改革办《改革情况交流》和中央农办《农村要情》,都编发了甘肃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做法。

  由此,甘肃减贫增收成效显著,进入历史上最快的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得以不断加快。据统计,全省近3年年均减贫140万人,年均减幅20.2%,比全国年均减幅高6.8个百分点;贫困面从2012年底的33.2%下降到2014年底的19.8%。

  紧盯小康目标,打出精准扶贫组合拳

  甘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在全国都是典型的。

  2011年底,甘肃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全国倒数第一,人均GDP全国倒数第三,小康进程全国倒数第五;

  国家新十年扶贫开发,甘肃有58个县(市、区)分属六盘山区、秦巴山区、藏区3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加上17个插花型县区,贫困地区几乎覆盖了所有市州;

  ……

  全面小康,甘肃不想拖后腿!

  面对党中央的重托,面对陇原乡亲的期盼,甘肃,必须拿出超常规的办法来。

  2012年的春天,甘肃开始探索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在全省组织开展了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从那一刻起,甘肃怀揣梦想,向小康出发!40余万干部直接联系40余万特困户,不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不脱钩!

  从千里河西到陇东大地,从省委书记到普通干部,背负行囊,下乡驻村,和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联村联户扶贫解困。全省1.4万个单位40.8万名干部,结对联系了1.5万个村、67万户,实现了重点帮扶对象全覆盖。

  在双联行动中,甘肃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核心任务。从农村发展最薄弱环节和群众生活最急迫的事情入手,把各类扶贫资源精准地输送到贫困村、贫困户,集中解决了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一大批民生问题。3年共投入产业培育资金344亿元,帮办实事67万件,解决群众急难问题44万个。双联行动成为推动扶贫攻坚的综合平台和重要力量。

  通过双联行动,甘肃解决了“谁来精准”的问题,做到了扶贫工作点对点。

  但是,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规划引导,统筹加以推进,聚焦发力突破。

  甘肃的扶贫开发,究竟形势怎么看?工作怎么干?保障怎么办?

  2013年4月开始,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等省领导,集中3个多月时间,就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密集调研,足迹遍布六盘山区、秦巴山区和藏区三大集中连片区和插花型贫困县区。

  审时度势,谋定后动。

  当年9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提出紧扣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这一核心,做到不愁吃、不愁穿“两个不愁”,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三个保障”;在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和能力素质提升等六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政策向扶贫倾斜,资金向扶贫聚集,项目向扶贫靠拢。“1236”扶贫攻坚行动,明确了28项政策措施和6大保障机制,通过一系列精准扶贫措施,全力破解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和突出问题。

  虽然“1236”扶贫攻坚行动,提高了扶贫工作系统性,解决了“精准什么”的问题,但随着扶贫攻坚进入深水区,以往“大水漫灌”、“撒胡椒面”的粗放式扶贫已经事倍功半。

  如何集中有限资源和优势兵力,定向“喷灌”、定点“滴灌”,全面提高扶贫开发的能力和效率?

  今年以来,为了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从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到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省市党政领导干部理论研讨班,再到省委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扶贫开发都是重要议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从3月底到4月上旬,王三运、刘伟平等省领导,又一次深入六盘山区、秦巴山区、藏区和插花型贫困片带调研,全面了解贫困地区的发展状况和贫困群众的所思所盼,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为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5月中下旬,省委先后多次召开座谈会,分别征求省级各民主党派、省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和专家学者,部分基层人大代表和部分县区负责同志,我省十八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

  一场场座谈交流,一轮轮思想碰撞……在近4个月的时间里,经过近30次较大修改和不知多少回反复推敲,6月5日,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1+17”精准扶贫方案。

  “1”,指1个意见——《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17”,指关于解决农村饮水安全、贫困村动力电覆盖、农村危房改造等17个一揽子专项配套《实施方案》。

  根据“1+17”精准扶贫方案,甘肃将分两步走:从今年开始,前三年集中攻坚,每年稳定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以上,到2017年底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后三年巩固提高,到2020年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消除绝对贫困,所有贫困县实现脱贫;基本完成农村小康主要监测指标,努力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做到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1+17”精准扶贫方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症下药,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生态环境、科教文卫、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一揽子政策框架,形成目标责任明确、各方协同推进、措施有力有效的大扶贫格局。

  实施“1+17”精准扶贫行动,增强了扶贫工作精确性,解决了“怎样精准”的问题。

  扭住扶贫攻坚的关键点,瞄准精准扶贫的“滴灌”口,打出精准扶贫“组合拳”。甘肃,用一套纲举目张、总分结合、成龙配套的“扶贫盛宴”,全面吹响了扶贫攻坚战、脱贫大决战的号角。

  创新工作机制,筑牢精准脱贫支撑点

  啃“硬骨头”、蹚“深水区”、打“攻坚战”,靠单项措施、常规手段很难奏效,扶贫攻坚必须在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

  在深入实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1+17”精准扶贫行动中,甘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全国率先探索创新了贫困县监督考核机制、“减贫摘帽”激励机制、健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等一系列新机制,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汇聚了持久的澎湃动力。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