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金融创新在“三农”领域大有做为

14.01.2015  10:08

  原标题:金融创新在“三农”领域大有做为

   杨世智

  2014年,尽管中药材价格不断下跌,自己种的30亩党参长势不好又减产不少,但陇西县柯寨乡柯寨村农民田玉凤却一点儿也不愁。因为她有保险垫底。

  去年5月,陇西县启动中药材产值保险试点工作。田玉凤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为自家的30亩党参投了保。每亩缴纳保费132元,其中自掏52元,政府补贴80元,30亩党参总共缴纳保费1560元。缴保险后,田玉凤也渐渐把这事儿给忘了,但等到收获党参的时候她却急了:碰上减产又跌价,一年下来的收成只够保本,等于白干了。令她没想到的是,前几天镇村干部和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上门了,告诉她根据投保情况,她家种的党参可以进行赔付,30亩党参总共赔付16000多元,赔偿款过几天会打到她家的“一折统”上。听到这个消息,田玉凤心里一下子轻松了:“有了保险垫底,以后种药材心里就更有底了。”

  这是陇西县实施金融服务创新改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探索解决农民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省委、省政府将陇西县确定为全省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试点。之后,当地以打造全省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先进县和金融安全示范区为目标任务,以服务经济转型为宗旨,以金融服务为主线,展开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政府搭台、银企合作、多方受益的金融服务工作新路子。其中,为了调动金融机构作为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县委、县政府一方面出台政策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激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激发金融工作活力;另一方面将金融工作纳入各乡镇年度整体工作考核范围,调动基层干部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的积极性,夯实金融服务“三农”的基础。

  站在政府搭建的平台上,金融机构也开始了一系列探索。逐渐,过去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你干你的,我干我的”“两张皮”现象不断减少,政、银、保、企、农等不同主体开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并创造性地推出了以信用惠农、信贷富农、服务助农、支付便农、保险护农为主要内容的“五农”工作。中药材保险便是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的成果之一,而去年一年,当地就创新推出了30多种金融产品,将以前的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有效拓展了解决“三农”融资难题的视野。比如,很多银行以前往往“一刀切”,不管实际情况,基本上都没有将农村居民房屋列入抵押品范围,缩窄了农民融资的渠道。但在陇西,当地却与陇西农村合作银行合作,选择手续齐全、资产价值大、易于变现的文峰镇农房,为12户农户发放了519万元的农村房屋产权抵押贷款,开了当地甚至全省的先河。经过创新,陇西县金融活力得以激发,全县金融呈现出存贷款同步增长、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信贷风险有效控制、融资成本不断降低的良好态势。截至2014年11月底,当地存量存贷比达到了93.05%,增量存贷比达到129.09%。

  通过创新推动金融发展的不止陇西一地。近年来,我省通过整合财政支农资金,以贴息、政策性担保、保险补贴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在全省范围内创新推出了一批金融惠农品牌产品。截至2014年10月末,全省双联惠农贷款余额88.25亿元,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余额34.22亿元,牛羊蔬菜贷款余额158亿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273.91亿元,农耕文明贷款余额27亿元;开办了马铃薯等10个政策性农业险种,参保农户近300万户。其中,临夏州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实现贫困村全覆盖,累计发放借款7.2亿元,惠及农户9.6万户。庆阳市开展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试点,目前已发放贷款4910户、1.1亿元。

  由于创新改革,以前工业城市“领跑”全省新增贷款增速的现象得到改变。截至2014年11月末,临夏、张掖、庆阳、定西等传统农业市州新增贷款增速均超过了30%以上,远超兰州、金昌、白银、天水等工业市州。为此,参与研发和推广“农耕文明”贷款产品的中国建设银行甘肃省分行信贷专家杨帆评价说:“农村金融市场是竞争最不充分的市场,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