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跃居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大省前列解读
原标题:甘肃跃居世界文化遗产大省
在日前刚刚闭幕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省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和玉门关遗址等5处文化遗产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大家庭的新成员,这是继1987年敦煌莫高窟和万里长城—嘉峪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时隔27年,我省首度新增世界文化遗产。至此,我省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总数增至7处,跃居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大省前列。
申遗成功的意义:
增加甘肃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资源宝库的含金量
甘肃地处欧亚大陆咽喉位置,是联系中亚、西亚的交通枢纽,是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重要战略通道,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绵延1600多公里。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西文明交流融合结出最绚丽的经济文化果实的地方,是丝绸之路无可争议的黄金段。“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既是对甘肃厚重历史文化的真实写照,也是对甘肃历史文化的最好诠释。此次我省5处文化遗产申遗成功,全省世界文化遗产由2处增至7处,进一步增加了甘肃作为中华民族重要文化资源宝库的含金量,显著提升了甘肃的文化品位。
对于本次甘肃五处文化遗产成功晋升为世界文化遗产,甘肃省政府副秘书长张正锋表示,目前我省已形成各类扶持政策相互叠加,经济、文化、生态国家级战略平台相互支撑的发展新格局,特别是拥有全国唯一的以文化为主题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文物保护和大遗址保护本身就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为我们做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有关部门要在遵循国际公约、坚持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优势,放眼世界,以文化遗产“活”起来为中心,以文物特别是世界文化遗产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发挥后发赶超优势,以新理念和新模式将其打造成为全省经济社会新的增长点和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文化旅游胜地,努力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实现文化事业转型跨越发展。
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表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联合申报的形式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也是我国首个跨国联合申报世界遗产的项目。此次申遗成功,使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出新的生机,对于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彰显世界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主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申遗的过程:
丝绸之路申遗历时八年
据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介绍,丝绸之路申遗工作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八年。
2006年8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倡导下,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中亚五国共同参与的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工作正式启动。
2007年,我省成立申遗领导小组并向国家文物局上报了13处申遗点的基础资料;经过专家考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水帘洞石窟群、榆林窟、马蹄寺石窟群、锁阳城遗址、骆驼城遗址、悬泉置遗址、玉门关遗址、果园—新城墓群、张掖大佛寺等11处申遗点被列入申遗预备名单。
2008年至2011年期间,在我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各申遗备选点的保护管理、文物本体保护维修、周边环境治理、陈列展示、遗产监测、保护性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全面展开。
2011年12月,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遗协商会议确定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以“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名称先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12年2月,国家文物局确定我省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玉门关遗址、张掖大佛寺等6处申遗点入选丝绸之路申遗首批名单。
2013年1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我国22处首批丝绸之路申遗名单,我省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玉门关遗址等5处入选;同年10月,我省5处申遗点顺利通过国际专家的现场考察评估。
2014年1月,“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申报文本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世界遗产委员会建议将该项目命名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并一致同意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据了解,在丝绸之路八年申遗历程中,甘肃各级政府和文物部门做了大量的重要努力,克服众多困难。自2006年丝绸之路申遗工作启动以来,申遗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历届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2007年,省政府成立了甘肃省申遗领导小组,三次组织召开申遗领导小组扩大会议,部署推进申遗工作。省财政厅从2007年开始,每年在部门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还对申遗工作给予专项补助,保障了申遗工作的顺利开展。省发改委积极协调安排各申遗点保护性设施建设项目,对申遗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省文物局八年来组织完成了各申遗点的申报文本、专项法规、保护规划、管理规划,组织开展了文物本体保护、遗产展示、遗产监测、档案完善、环境整治等工作,累计实施了100多项保护项目,共从国家申请经费3亿多元。省文物局还组织成立专家组,保障了申遗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
申遗过程中的新发现:
收获一批新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
据了解,在申遗工作开展以来,我省各遗产点都开展了相应考古勘探和调查研究工作,进一步准确全面地阐释各遗产点的价值内涵、分布范围和具体结构布局,同时力求用新的发现证实遗产点的突出普遍价值及与丝绸之路的密切关系。
其中以锁阳城遗址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的收获最大。2012年安排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业人员对锁阳城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勘探,勘探面积达16万平方米。通过考古工作,全面探明了锁阳城遗址的道路、门址、建筑、水井、衙署等遗迹的位置及结构布局,证实羊马城确为加固锁阳城城防的一道防御设施,土牢遗址与锁阳城遗址为同一时期的建筑遗存,并从塔尔寺遗址的造型及出土的陶片、瓷片、泥梵小塔、经文泥饼初步证实,锁阳城遗址在两晋、唐代、西夏时期是最为兴盛的三个阶段。此次考古勘探为进一步明确锁阳城遗址的年代、布局和功能提供了佐证。
今后的保护开发利用:
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我们的底线
从以往各地的经验看,申遗成功往往会带来旅游热潮,丝绸之路作为世界性的旅游热点,那么我省在今后将采取哪些措施,提高管理水平,确保遗产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呢?对此,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表示,这个问题涉及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关系的正确处理与科学统筹问题。丝绸之路申遗是我们对全人类作出的对文化遗产进行最好保护的庄严承诺,申遗成功是新的起点而非终点。今后,我们将以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和要求,全面加强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马玉萍说,首先,我们对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定位是甘肃最重要的文物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资源,保护是第一位的,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我们的底线。加强保护的同时,我们也要对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利用,传承丝绸之路精神,充分发挥其巨大综合价值,这其中就包括开展旅游。对于两个石窟,目前已经是我省重要旅游景点,下一步还会更热,对我省旅游带动作用更为显著。我们将抓紧组织开展游客承载量研究,科学掌握合理的游客数量,同时借助文物数字化成果,采用高科技手段,适当增添数字化展示内容,吸引游客到窟外进行深度参观体验,减少游客在洞窟逗留时间,有效分流游客,扩大承载量,既实现对遗产的有效保护,又能适应旅游发展的需求。但另外3处遗产,地处戈壁荒野的空旷地带,由于展示手段不完善,基础设施也相对滞后,还没有成为热点旅游景区,目前游客流量还不多。我们将针对遗址类文物的特点,进一步创新理念,提升展示水平,改进展示方式,加大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吸引游客参观游览。同时还要广泛借助高科技和模拟复原等手段,丰富展示内容,增添遗产魅力。
同时,我省将在接下来的工作进一步推动丝绸之路文化的展示、教育和研究工作。马玉萍说,甘肃是丝绸之路的黄金通道,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5处遗产地既属于丝绸之路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有着突出的自身特点和价值内涵。今后的展示、教育和研究工作都将沿着这条主线开展。
在遗产展示教育方面,我们着重要解决遗产价值阐释不准确,展示信息量小、可观赏性不强,展陈方式手段单一、不够鲜活生动和展示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同时增设或提升改造专题陈列,举办流动展览和线上展览,充分传播、弘扬丝绸之路文化,将我省丝绸之路遗产地打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通道上的文化旅游胜地。同时,我们还将统筹考虑推动以丝绸之路为主题、融合各个遗产点和文物的展示利用工作,比如举办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文物展览,并推向省外、国外,进一步扩大甘肃文化遗产的影响力。比如正在省博物馆展出的《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展》,就聚合了西北5省区22个文博单位的245件组与丝绸之路有关的珍贵文物,借着丝绸之路申遗成功的大好机遇,国家文物局决定今年11月将该展览移至国家博物馆展出。在研究方面,我们将加大对5个遗产点和其他重要丝绸之路遗产点的价值内涵、历史文化、保护管理等方面的全方位研究。同时,广泛加强与兄弟省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同行的交流合作,共同做好丝绸之路的价值阐释与共同认知构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