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贫困山区的“陪读生活”(图)
中新网甘肃清水5月8日电 (记者 冯志军)中午时分,36岁的田会霞在昏暗狭小的出租屋内准备好午饭,然后像往常一样站在门口,等着放学回来的两个孩子。院子里,五六户同样租住“陪读”的家长,一边赶做着午饭,一边从门里不时探出头,张望着孩子的身影。
等候在校门外的不少“陪读”家长,都有着各自接送孩子的不同交通工具。 冯志军 摄从山大沟深的白河村,到商品充裕的山门镇,十余公里的距离是山里人希望通过知识斩断下一代人“穷根”的动力。为了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陪读生活”中,田会霞和丈夫商量后,将自己家的1亩多农田索性撂荒,专心在城里照顾孩子上学,丈夫则长年外出务工。
38岁的白河村村民田亚平的“陪读生活”已有8年,他打算一直“陪读”到孩子上大学。 冯志军 摄田会霞的“陪读生活”已有七八年。孩子们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她每天都忙着上街购置肉菜,想方设法烹饪出不同花样的饭食,来给两个孩子补充营养。但在偶尔闲下来的时候,院外来来往往的人流和汽车的鸣笛,使得“独在异乡”的她时常感到“莫名慌张”。
一位“陪读”的家长坐在出租屋门口择菜。 冯志军 摄“城里面吃、喝、用等都很方便,就是啥都要买,抬脚就要花钱,不像山里可以采一些野菜,偶尔卖些山货也能赚点零花钱”,田会霞告诉中新社记者,每年的“陪读生活”花销要1万多元(人民币,下同),全靠外出的丈夫一人承担,每次想到这些都会“很心疼”“有压力”。
一位“陪读”家长估摸着孩子放学回来的时间,开始切面下锅。 冯志军 摄每年寒暑假期,田会霞会带着两个孩子回村里住上一阵子,不过只有在春节期间,才能和回家来的丈夫团聚。今年,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家里住了几十年的土坯危房进行了改造,即将完工的4间崭新瓦房静候着他们回家。
一位刚进门的孩子,已经享受上“陪读家长”送上来的热饭。 冯志军 摄盖起了新房子,田会霞捉襟见肘的家里又多了几万元的欠债,不过看着学习成绩都不错的两个孩子,田会霞觉得一切付出都很值得。她说,希望娃娃能好好念书,以后再不要靠务农、打工生活了,有知识了总会把几辈人的“穷根”给斩断。
“陪读家长”田亚平习惯把第一碗饭先送到上学的孩子手里,再照顾其他人。 冯志军 摄和内地很多贫困地区一样,位于甘肃天水市清水县大山深处的白河村平均海拔约1700米,山大沟深、耕地稀少且贫瘠,贫困发生率高。目前,当地存在着脱贫任务重、脱贫基础不稳固、脱贫退出短板多、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诸多脱贫短板。
近年来,中国内地贫困山区兴起了“陪读生活”,公开报道显示在甘肃、黑龙江、安徽等地的“陪读潮”已屡见不鲜,更有甚者举家“陪读”。对于尚处在脱贫致富路上的山民来说,在使出浑身解数“拔穷根”的同时,对于下一代致富的“基础”也尤为重视。
36岁的“陪读家长”田会霞每天都是先照顾孩子吃完饭后,自己再吃。 冯志军 摄38岁的白河村村民田亚平的“陪读生活”更为艰辛。家里的9亩地是一家6口人一年的口粮,在城里“陪读”的间隙,还要回山区耕种、照顾房屋,加之父母常年生病,也被接到了城镇里一并照顾。他的妻子难以应付这些繁重的劳动,便外出打工,家里留下男人“陪读”。
“我们贫困,都是因为没好好上学,必须让孩子们多念点书。”田亚平说,全村有孩子的家庭基本都在城里“陪读”,好在现在上学不要钱,家庭压力减轻不小。平时自己无法指导孩子们的功课,但有时看孩子们学习不认真,也会打骂教育一番。
吃过午饭的几个被“陪读”的孩子,在租住的破旧院落里一起玩耍。 冯志军 摄闲暇时,已经“陪读”了8年的田亚平会在镇子上打点零工,以添补家用,虽然日子过得紧张,不过“长期陪读”的决心并未减弱。他说,以后孩子要到县城里去上高中,他也会跟过去继续“陪读”,直到他们远走高飞去上大学。(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