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西峰农户享"牛福利":从"地里刨食"到产业致富

10.10.2019  04:01

  中新网兰州10月9日电 (盘小美)一袋袋金灿灿的玉米棒整齐地摆放在院墙外,小麦、玉米秸秆晾晒在麦场上,一旁的牛棚里,大大小小的肉牛正在悠然地咀嚼着草料……金秋时节,走进甘肃庆阳市西峰区显胜乡夏刘村脱贫户毛仲强的宅院,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个收获的季节,是毛仲强一年中最忙碌的时间。他每天早起晚睡,准备草料,给牛群添料加水,掰玉米棒,砍玉米杆。“把玉米棒和秸秆都加工成饲料,用来喂牛,可以节约养殖成本,增加收入。”他说。

  夏刘村属于西峰的偏远村,毛仲强所在的毛咀组更是地处塬边咀梢,当地村民大多靠外出务工、种植传统农作物养家糊口。毛仲强家里有十几亩地,他常年在地里“刨食”。早年间,为了省下买化肥的开支,同时增加家庭收入,他开始养殖肉牛。

  “每年就养1至2头,下了牛娃养大了再卖掉,一头能卖三四千元,以前也想过要扩大养殖规模,但是手头没资金。”毛仲强说,他和老伴靠在家种地、养牛的微薄收入维持一家生计,供儿子上学,日子过得捉襟见肘,成了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帮扶干部来到毛仲强家对接帮扶。缺乏劳力、没有资金、收入单一……经过多方考察,帮扶干部根据他家的实情,制定了靠养牛脱贫增收的路子:毛仲强有多年养牛的经验,养殖技术不成问题,资金难题可以通过金融扶贫贷款政策解决,而且肉牛市场行情不错,销路看好。

  2015年,毛仲强用申请到5万元免息扶贫贷款,扩建牛棚,引进母牛,将养殖规模扩大到10头。养殖的肉牛数量增加了,活也就繁重了。尽管已年过六旬,但毛仲强对于养牛非常尽心,每天一大早就准时出现在牛棚,给牛群添加草料和饲料,查看牛的进食状态以及精神状况,清洁圈舍。经过一年的精心饲养,2016年,引进的母牛产下3头小牛,年底,他卖掉2头成年肉牛,收入了2万多元。

毛仲强给牛群添精料。 盘小美 摄

  通过自繁自养,这几年毛仲强的养殖规模逐步扩大,收入也节节攀升。今年,牛棚里的牛增加到了15头,为了有足够的饲料,他承包了30亩地,加上自家的承包地,他共种植了40多亩玉米、小麦。“用牛粪种庄稼,不用买化肥,庄稼秸秆用来做饲料,这样实行种养结合,养殖成本降低了不少。”他说。

  “靠政府的金融扶贫政策,持续扩大养牛规模,年年有了稳定收入。现在儿子外出打工,月收入也有上千元,我们家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如今,毛仲强一家摘掉了贫困帽。在他的影响下,周边村民也搞起了养牛业。

  “要想脱贫致富,除了好的政策,主要还是要考自己努力。今后还想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发展养殖业。”看着眼前膘肥体壮的“致富牛”,毛仲强的脸上绽开了自信而满足的笑容。(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