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草原行】张掖草原多重“保险”防火灾(图)

17.08.2014  01:37

站在张掖康乐大草原,远处的祁连雪山隐约可见。本网记者 宋燕 摄

   中国甘肃网8月15日讯 (本网记者 宋燕)在绿草如茵的炎炎夏日,位于张掖的肃南草原是慕名而来的观光客们的“避暑天堂”,但是在草木凋零的冬季,这里便成了火灾防控的“严管区”。

  位于河西走廊地理中心的张掖拥有天然草原3819.75万亩,火险等级较高的面积达1500万亩,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山地草原区和走廊中部、北部荒漠草原区。林草交界线达600多公里,省地界草原交界线1500公里,其中有500多公里是草原火灾频发区和实施草原火灾防范的重点区域。2011年,该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14个极高火险区之一,也是甘肃省草原防火重点区域之一。肃南县、山丹县和民乐县是该市草原防火重点县。

  据了解,随着国家及各地地方政府将草原生态保护日趋重视,草原保护和建设项目增多,尤其是退牧还草工程、草原植被回复项目以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张掖草原的植被覆盖度加大,可燃物增多,以及草原旅游景区增加,草原征占用工程项目增多等都给草原防火带来了巨大压力。

  面对新的草原防火形势,张掖市多管齐下,为草原上“保险”。除了加大对春节和清明节等民俗用火重点时期,墓地、禁牧等重点草原区和重点地段的火源管控力度,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和火险趋势外,张掖市还将开展防扑火实战演练与强化基础建设作为草原灭火的关键举措。

  张掖市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闫晓玲介绍说:“目前,已经投资275万元实施了草原防火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配备风力灭火机、防火服、野外生存装备等,投资220万元建成了市草原防火指挥中心,配置了草原防火专用车、草原火情防火仪器和信息显示传输系统等高效防火设备。”其中,草原防火物资储备库在满足张掖市火灾的预防和扑救的同时,还可满足相邻的武威市、金昌市、酒泉市、嘉峪关市等四市的草原火灾扑救物资保障,使河西走廊近1亿亩天然草原置于物资储备库应急支援扑救草原火灾的有效辐射范围内。

  “为了全面反映张掖市草原防火基本情况,更好地保护草原生态,今年我们与各县区草原防火指挥部门沟通,对全市草原进行火险等级评价划分。”闫晓玲向记者透露,目前,已完成部分县区草原高草区摸底调查和火险等级划分工作,争取在今年底前完成全市草原防火示意图的绘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