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5.59% 增幅跑赢全国

27.01.2015  10:17

  甘肃新闻网兰州签约27日电 据甘肃日报报道:甘肃积极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扎实开展农田机械化作业、有效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和装备研发、培育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农机化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好形势。2014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545.71万千瓦,拖拉机拥有量达到74.26万台,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59%,增长3.4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增幅。

  高效规范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我省农机化工作进展迅速的关键。去年,我省推行“全价购机、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兑付方式,共争取和落实资金5.35亿元,补贴购置农机20.14万台,受益农户13.4万户,带动各级财政投入4200万元,拉动农民和经营组织投入11亿元以上,促使全省农机总动力连续8年平均增幅超过100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连续5年平均增幅超过2个百分点。

  为扎实开展农田机械化作业,我省加强对重点农时季节、重点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的组织领导,构建农机农艺融合机制,大力推进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及油菜、中药材、棉花、果菜等特色产业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去年,全省共完成机耕3655.17万亩、机播2305.55万亩、机收1445.81万亩。

  技术推广培训和装备研发为农机化工作提供了有效支撑。去年,全省共示范推广先进适用新机具7万多台,完成农机化新技术推广面积1350万亩;建立了一批技术集成创新示范点,组织研发了残膜捡拾、牧草收获、马铃薯种收、玉米联合收割等生产急需机具;落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补助资金197万元,培训各类农机实用人员21.8万人次。

  政策、资金、技术的支持,使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得以迅猛发展。去年,省农机局先后开展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请省政府出台《现代大型农机发展规划》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方案》,与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农机专业合作社实施细则,为现代大型农机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了政策与资金支持。全省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和农机户达到112.15万个,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595个,新增189个。(记者孙海峰)

  原文标题:我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增幅跑赢全国

  原文链接:http://epaper.gansudaily.com.cn/gsrb/html/2015-01/27/content_235593.htm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