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甘肃双联花开扶贫村

01.12.2016  17:45

清水县山门镇玄头村村民住进崭新的“小别墅”。

交通方便了,徽县千年银杏村游客变多了。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双联“大走访回头看”活动。

马铃薯通过一条条农村公路远销各地。

岷县锁龙乡赵家村小学学生在省交通运输厅帮助硬化的操场上玩耍。

卓尼县喀尔钦乡达子多村藏族村民参加刺绣技能培训,增加家庭收入。


            甘肃省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为了实现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2012年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相继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1+1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按照相关工作要求,紧扣“重在联、贵在为、深在制”的要领,拓展深化“双联”行动,结合行业实际,积极推动“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度融合,实施精准扶贫交通支持行动,交通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今年,甘肃省交通运输厅获省委“双联”行动组织奖,清水驻村帮扶工作队获“先进驻村帮扶工作队”称号。至此,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的“双联”工作已连续4年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

近日,记者随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双联办“大走访回头看”督查组走村入户、排查缺漏,切实感受联系村户发生的喜人变化。

              打通农村发展“微循环

          “‘双联’政策太好了,交通部门帮扶力度真大……”这是记者随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双联办督查时,在联系帮扶村听到当地乡镇、村社负责人和群众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驱车沿平坦的水泥路盘山而上,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花椒树、核桃树,一会儿工夫,一行人就来到山顶。清水县山门镇玄头村崭新的小别墅、幼儿园、花椒加工厂、村级网店和村委会办公场所让人眼前一亮,记者发现村里还开通了开往麦积镇的客运班车。

          玄头村地处该县东南部林区,以前,因为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差,贫困人口多,群众生活困难。2012年3月起,甘肃省委、省政府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下简称“双联”行动)逐步改变了这一切。“双联”行动像一缕春风吹遍陇原贫困地区,给这里带来生机与活力。

          “双联”行动吹响了甘肃扶贫攻坚的号角。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按照全面落实“六大任务”、精心打造“三大工程”的要求,深入开展“双联”行动。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机关及在兰州的厅属单位联系了8个市(州)14个县的24个村,为11个贫困村建档立卡,涉及贫困户1139户共4153人。这24个村子分布在全省较偏远的高山、峡谷、林场、沙漠等地,道路崎岖难行,群众生活贫困、生产落后。

          农村公路建设,是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4年多来,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把“双联”行动、交通扶贫攻坚行动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交通支持行动融合发展,统筹安排农村公路建设,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全面提速,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截至2015年年底,甘肃共建成乡镇通畅工程1936公里、建制村通畅工程4.2万公里,解决了51个乡镇、7083个建制村不通沥青(水泥)路的问题,实现全省所有乡镇和82%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乡镇和建制村通班车率分别达到99.8%和88.9%。

          随着农村公路的进一步通达,服务“三农”的能力也随之增强。一条条扶贫公路的建成,铺就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经过甘肃省交通运输厅一年多的帮扶,玄头村的面貌有了明显改善,2014年年底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800元,率先在全县贫困村中实现脱贫。

        玄头村的巨大变化是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开展“双联”帮扶行动的一个缩影。在全省农村公路率先发展的带动下,58个贫困县农民收入平均增幅高于全省农民人均收入近2个百分点。农村公路建设成为“双联”行动开展4年多来,农民群众受益最大、感受最深最真切的实事之一。

        解决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如果说修建一条条高速公路、农村公路是打通贫困地区发展的“大动脉”和“微循环”,那么贫困村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则是解决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自“双联”行动开展以来,甘肃省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双联”干部以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为根本目标,发挥“双联”行动对“三农”工作的助推作用,深入农村一线,和广大群众面对面协商沟通,倾听意见,重点落实了一大批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民生项目和富民产业。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各联村单位锁定联系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个“短板”,全力推动“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1+17”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持续推进“八个全覆盖”、着力做好“五件实事”,通过多方争取,帮建了一批基础性、公共性、民生性的建设项目,集中解决了联系村行路难、住房旧、看病难、饮水不安全、文化活动场所不足、办公服务场所简陋等突出问题,帮办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事好事。

            据了解,“双联”行动开展以来,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各联村单位累计为24个联系村争取实施民生基础项目129个,协调落实资金1.8亿元。修建通村公路264公里,硬化村内道路110公里,修建便民桥10座;铺设灌溉水渠(管道)21公里,打井24眼,建水池(水窖)62个;改造危旧住房600户;新建或改建农村基层组织办公场所12处、村民文化广场15个、村民活动室6个、卫生室6个、学校和幼儿园5个、老人幸福互助院2个;实施土地整理项目6个,整理土地1726亩。

              成绩有目共睹。在去年年底各组长单位牵头组织的考评中,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的24个联系村中21个为优秀、3个为良好。

            发展的基础条件打好了,那如何帮助贫困村及村民培育致富产业?各联村单位突出致富增收核心要求,以增强“造血”功能为首要任务,根据联系村资源特色、产业基础和生产条件,培育特色林果业、畜牧养殖业、中药材种植、农村旅游等富民增收产业,帮助贫困村(户)制定发展计划,协调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实施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劳动力有致富技能“三个一”工程,千方百计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共帮办富民特色产业105项。

              在“双联”单位、“双联”干部及驻村工作队的齐心努力下,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各联系村种植、养殖、加工相结合的多元产业发展模式正在形成。临潭县联系村的牛羊养殖、中药材种植,清水县的花椒生产加工,徽县、卓尼县的苗木种植等产业发展在帮助农民增收脱贫上初见成效……

            截至2015年年底,甘肃省交通运输厅联系的1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中已有两个村脱贫,预计今年年底将脱贫5个村,贫困人口也由当初的1161户、4906人,下降为407户、1800人。

          选好致富“带头人

          “挂职让我有了基层工作的经历,增长了才干,开阔了视野,得到了锻炼。”挂职岷县锁龙乡双燕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陇西公路管理段段长殷博感触颇深。

          “村子强不强,全靠带头人。”为了给交通扶贫攻坚和联系村精准脱贫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注重在交通扶贫攻坚和双联行动一线锻炼培养干部,考察识别干部,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密切干群关系。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先后在厅系统选派56名年轻干部分赴各扶贫攻坚重点县(市、区)挂职副县长(副书记)或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在市县交通运输局代职。

            目前,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已根据考核结果,对12名同志进行了提拔重用,将部分同志交流到更重要的岗位,并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在“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脱贫实践一线培养锻炼干部的意见》。

            同时,在“双联”行动中,着眼强基固本,厅属单位22个基层党组织与24个联系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推进组织建设互促、党员干部互帮、优势资源共享,使“双联”单位的党员干部经受锻炼教育,实现了城乡基层党组织优势互补,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的能力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

            精准聚焦攻坚脱贫

          “希望继续完善村里的文化公共服务设施,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多组织一些政策宣讲、劳务技能培训……”这是“双联”帮扶村对督查组提出的新希望。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将坚持问题导向,紧盯“三年打基础,五年成产业,八年奔小康”的总体目标,在继续帮扶完善各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基础上,统筹精准脱贫、小康建设帮扶重点,聚焦建档立卡贫困对象,重点围绕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一根本任务,突出抓好交通率先支持行动,突出抓好富民产业培育发展,突出抓好群众内生动力激发,推动精准脱贫和“双联”行动向纵深发展,逐步实现由帮扶发展向自我发展、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声音

              脱贫攻坚是全省“一号”工程,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双联”行动是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交通扶贫脱贫攻坚是重要的支撑和保障,我们要统筹工作重点,明确责任目标,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勇争先,勇挑重担,精准发力,苦干实干,持续推进“双联”工作,深入开展精准脱贫,率先打赢交通扶贫脱贫攻坚战。——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党组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联系单位紧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着力助推精准扶贫,全县扶贫攻坚呈现出精准滴灌“管道”作用有效发挥、基础建设不断完善、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公共服务日益改善、帮扶思路更加清晰、帮扶措施更趋合理的良好发展态势。 ——临潭县委、县政府组织派我来村里当第一书记,就得为这里的群众办实事,要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盼。村民的日子好起来,就是我们扶贫干部最大的心愿。

          ——清水县山门镇玄头村和旺兴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马云鹏

          4年来,省交通运输厅给赵家村硬化道路、村道和小学操场,建便民桥,修砌河坝防护堤,给小学捐赠体育器材和学习用具……这在以前,做梦都梦不到,真心感谢省交通运输厅给我们办的好事实事! ——岷县锁龙乡赵家村村支书王三相

“双联”单位支持我开“小饭桌”和小卖部,还帮我协调办理了精准扶贫贷款5万元,盖起了新房子,为我解决了不少难事。

          ——卓尼县喀尔钦乡达子多村村民宁黎恒

          “感谢省交通运输厅帮扶资助我读4年大学,如果不是他们,我也上不了大学。”——和政县松鸣镇桦林村大学生王志华

        -“双联”故事

            孛国鹏的心愿

            10月26日,在甘肃省会宁县韩家集乡袁家咀村列胡社,记者见到了孛国鹏时,他正忙着喂牛。“4个牛棚,存栏20头牛,今年我卖了5只。”孛国鹏说,去年省交通运输厅“双联”干部帮助他协调精准扶贫贷款5万元,他买了7只牛来养。

买了牛,如何养好?“双联”干部又联系甘肃农业大学,让孛国鹏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养殖业培训。“通过培训,我知道了系统的养牛知识。母牛繁殖、疾病防控等知识也都掌握了,遇上棘手的问题还能请教防疫站的人。”孛国鹏说。

            牛棚不远处,有两栋新房。孛国鹏高兴地告诉记者:“依靠养牛挣来的钱,今年,我家盖起了新房,政府还补助了1万多元。精准扶贫政策太好了,要不我还住着土坯房呢!

            聊起今后的发展,孛国鹏说他有一个心愿,想进一步扩大养牛规模,打算建一个3米深、3米宽、20米长的玉米饲料青贮池,这样就能保证冬春季节养牛的饲料了。

            重 拾生活的信心

            10月29日,甘肃省徽县水阳乡南山村,连续几日的雨雪天气终于转晴。记者从南山村村委会出发,顺着平坦的水泥路步行10分钟左右,就来到了白宝林的养猪厂。圈舍占地370平方米,存栏30头猪。“省交通运输厅先后协调投入20多万元资金,帮助我盖圈舍房屋,还硬化道路、通电路等,支持我搞养猪厂。”白宝林说。

            可在前几年,白宝林的生活还十分艰难。2011年和2012年,他的大女儿和老父亲相继得了重病,为了给家人看病,他花完了所有积蓄,精神压力极大,对今后的生活也失去希望。“双联”行动给南山村送来了“春风”,通过村里推荐,他成为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的“双联”帮扶户。如今,仅养猪一项,一年就带给白宝林三四万元的收入,不仅解决了生活问题,他也成为村里小有名气的养猪专业户。

          “感谢有这么好的政策,交通部门帮扶力度这么大,让我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想借着帮扶平台,带动村里的乡亲们一起致富。”白宝林信心满满地说。

          “后进”变“示范

            甘肃省临潭县城关镇范家咀村是藏族、回族、汉族等民族聚居的村落。过去,村子里打架闹事的事比较多,是全县有名的“后进村”。

        “现在,情况变了,赌博、打架的没有了,群众越来越团结。”范家咀村村支书李文昌告诉记者,2012年省交通运输厅开展“双联”帮扶以后,村子大变样。如今,该村成为全县卫生、党建的“示范村”,今年村党支部被县里评为“优秀先进党支部”。

          去年,范家咀村计划改建文化广场,村委会召集全村每户出一个人投工投劳,375个人很快就召集齐了。人多力量大,大伙用一上午的时间,就把场地收拾好了。“放在以前,村里干活的事情很难把大家召集起来的。”李文昌没有回避以前的问题。

          如今,在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的指导帮助下,范家咀村还发挥适宜种植药材的优势,扩大药材种植面积,村里办起了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建了38个暖棚,还发展牛羊养殖业……让村民致富有了更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