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甘肃经济发展】路网覆盖 丝路古道等你“掘金”

29.12.2014  11:25

  原标题:路网覆盖丝路古道等你“掘金”

  兰新高铁全线通车新华社图

  当“交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渐成为短板,铲除交通壁垒、促进经济要素流动便迫在眉睫。在国家推进向西开放,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观新战略下,2014年,地处内陆、远离海岸线、不靠边境线、交通不发达的甘肃,在解决交通瓶颈制约难题上迎来新的机遇。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东连亚太经济圈,西靠欧洲经济圈,牵动整个亚欧大陆,在这条“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上,“掘金之路”的建设刚刚开始。

  为此,我省今年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其重要内容之一便是道路互联互通工程。

  甘肃版图上,一个紧密联系内地、涵盖铁路、公路、航空多种运输方式、与周边国家相连相通的综合交通大格局雏形渐显。未来,随着交通大格局的生成,原有的交通壁垒将被一个个铲除,交通引领经济发展的支点将不断增加,撑起旅游、商贸、投资等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恢弘图景。

  兰州,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依托兰州中川机场、敦煌机场国际航空港建设,开辟兰州、敦煌直飞阿拉木图等中亚西亚国家的航班及货运航线;建成兰州至宝鸡客运专线;全线贯通兰新高铁;对接中西亚国家铁路主干线,拓展中西亚国家市场……多层次交通体系的构建,将使兰州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陆路进出口货物集散中心,在丝路城市群中走上快速发展之路。

   高铁驱动

   新丝路迸发经济活力

  2009年,作为丝绸之路和亚欧大陆桥上重要铁路运输通道的兰新高铁开工,如今已全线通车。潘玉礼作为第一批动车司机,已经踏上征途。

  潘玉礼说,他自己从一名普通的火车司机成长为兰州铁路局第一批动车司机,而且拿到了编号00001的动车驾驶证,历经层层考验,寄托了许多人的期望。在兰新高铁调试阶段,潘玉礼和他的同事经常会在长达几千公里的动车线路上反复往返查看,熟悉线路,查找问题。

  “从一个铁路人的角度看,我省地处西北内陆,对铁路运输的依存度较高,煤炭、有色、石化和大量农副产品主要依靠铁路运输,但现有的路网能力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运输能力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兰新铁路目前是客货混跑的线路,在客货运输旺季,客货运量基本饱和。而兰新高铁开通运营后,客货运输将分离,兰新铁路既有线作为货物运输的专用线,运输能力将得到很大程度的释放,对提升亚欧大陆桥铁路通道运输能力都将影响深远。”潘玉礼说。

  作为我省第一代高铁人,潘玉礼对于将来的高铁建设充满了企盼。除了兰新高铁外,目前兰州到宝鸡的高铁正在修建中,宝鸡到西安、西安到郑州的高铁早已通车,郑州到连云港的高铁在谋划中。未来从最东部的连云港,往西到新疆,一直再到欧洲,将形成新的快速大通道。

   “天马”首发

   甘肃货运对接中欧

  12月12日,我省首列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天马号”从武威出发,满载着210余万美元的出口货物奔赴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

  听着“天马号”的鸣笛,甘肃亚欧陆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晓飞喜上眉梢。早在“天马号”班列开通前,我省其他周边城市已经开通了中国到欧洲的货运班列,比如重庆的渝新欧、西安的长安号等,这些货运班列都要经过武威,唯独没有我省自己发的班列。“以后不管从什么地方运过来的货物,我们都可以放在武威保税物流中心,然后运往国外,‘天马号’发专列到欧洲,速度快且不需要等候。”董晓飞说。从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出发,经新亚欧大陆桥到达荷兰鹿特丹港,运输距离约8000公里,运输时间约11天。与之前相比运输距离缩短4000公里,运输时间节约3天。与海运相比运输距离缩短1.2万公里,运输时间节约24天。

  在武威保税物流中心运行以前,许多出口到中亚、欧洲的商品要运到天津港报关,无形中就加大了企业的人力、时间和运输成本。“武威保税物流中心的成立等于将报关口岸内移。”提起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建成投用后的优势,董晓飞如数家珍。他说,最直观的就是对全省尤其是武威本土企业而言,可以直接在家门口报关,免去了长途运输的舟车劳顿。“保税物流中心相当于一个境内关外,它的智能化卡口可以看做是国门。也就是说,国外货物由此进入不视为进口,而国内货物由此出去视同为出口,一旦出口即可享受我国给予的出口退税优惠政策”。

  “下一步,我们将争取每周五定期发送一趟中欧国际货运班列,明年5月中旬把班列延伸到莫斯科,进一步加强我省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各地区的合作,降低运输成本,吸引企业落户。”对于今后发展愿景,董晓飞信心满满。(记者 李彦琴)

  点评:迎接交通“快车”我们准备好了吗

  踩着2014年的尾巴,我们乘着兰新高铁快车迈入“高铁时代”。我们欣然迎接兰新高铁的全线贯通,迎接动车组开进兰州。

  这样快意的事已经成为现实:早上在兰州街头小店里吃碗牛肉面,然后在兰州西客站乘坐动车组一路向西,晚上到达千里之外的乌鲁木齐,坐在大巴扎中品尝烤羊肉和馕。两年后,随着宝兰客专的建成,兰州将实现和全国高铁网络的互联互通。从兰州出发,你可以3个小时后徜徉在古城西安的千年古城墙上,8小时后在天安门广场和家人合张影。

  随着交通大格局的日益完善,尤其是兰新高铁通车后,带来的货运物流以及旅游爆发式增长,国际货运、跨国旅游以及跨境投资将成为新一轮投资热点,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是机遇也是财富。

  显而易见,高铁时代,我们不难描绘民众生活因交通改善而发生的显著变化,但在丝绸之路沿线城市集群发展的背景下,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试问,我们能否提供全天候的快速城市公交系统和城际公路与高铁无缝对接?客流的涌入,城市的承载力、服务力能否应对考验?兰州如何确保各类生产要素不流失,不断借力增强城市凝聚力、吸引力?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