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精准扶贫脱贫打“组合拳” 扶贫“大水漫灌”变“精确滴灌”

10.06.2015  09:19

人民网兰州6月10日电(记者 曹树林、牟健)9日,记者从甘肃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上获悉,为加快转变扶贫方式,精准谋划和推进扶贫攻坚,甘肃省委、省政府着眼扶贫开发的重点、难点,出台《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和17个专项配套实施方案,形成“1+17”的精准扶贫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打出扶贫“组合拳”,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甘肃扶贫开发工作的任务书、作战图和时间表,通过扶贫对象、扶贫目标、扶贫内容、扶贫方式、扶贫考评等六个精准,将由原来的“大水漫灌”转变为“精确滴灌”,力争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作为全国重点的贫困省份,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表示,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仍是甘肃的基本省情。根据国家印发试行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测算,2013年甘肃省全面小康指数为68.5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8.13个百分点。近几年,甘肃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贫困人口由692万人减少到417万人,贫困面由33.2%下降到了19.8%,但剩下的却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因此,以往“大水漫灌”、“撒胡椒面”的粗放式扶贫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对于甘肃这样一个基础条件比较薄弱的欠发达省份来讲,最大限度的挖掘、整合、利用好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打一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战和大决战,是当地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必由之路。

针对此,甘肃打出的扶贫“组合拳”中最大的亮点就是突出了“对症下药”:甘肃省将对225个特困片带和6220个贫困村、97万贫困户建档立卡,对其贫困原因进行分析,并按照群众的诉求,找出制约一户、一村乃至一乡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列出脱贫需求清单,然后由涉及到的各个部门提出扶贫举措,确定脱贫时限。

同时,为聚焦群众脱贫致富的瓶颈制约和扶贫工作薄弱环节,瞄准精准扶贫的“滴灌”口,甘肃在《方案》中围绕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对每一项重点工作都明确了具体目标、着力重点、措施办法、责任主体、完成时限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要求,还在财政投入、电商扶贫、金融支撑和扶贫手段等多方面提出了创新和突破性措施。

在整合扶贫攻坚力量方面,该《方案》要求从县级以上单位选派干部,整合“双联”干部、到村任职(挂职)干部、大学生村官和乡镇包村干部,组成驻村帮扶工作队,实施精准帮扶,并且完善和落实双联组长与县(市、区)定期会商、协同攻坚制度,建立融合联动机制。

同时,《方案》要求加强贫困地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明确实施千名干部挂职精准扶贫、副厅级及副厅级后备干部到贫困县挂职、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建功立业等“八大行动”,建立干部人才支持计划资金保障和精准扶贫干部激励约束“两项机制”,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加大惩戒约束力度,确立“逢提必下”导向,加大了对扶贫任务重、但扶贫成效显著、减贫“摘帽”县的领导干部提拔和重用的力度,从而用好精准考评的“指挥棒”,确保各级各方面真正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

王三运强调,当前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了精准攻坚的时期,甘肃将分两步走:从今年到2017年集中攻坚,2018至2020年巩固提高,确保到2017年减贫300万人以上,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其中扶贫对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扶贫对象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消除绝对贫困,实现所有贫困县脱贫,基本完成农村小康主要检测指标。

 

相关新闻:

甘肃省召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 刘永富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