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全景图·甘肃篇】发展探新路:开发无污染文化“富矿”

05.11.2014  08:38

    原标题:发展探新路:开发无污染文化“富矿” 全面深化改革全景图·甘肃篇

  2009年5月19日清晨,在甘肃酒泉市瓜州县的戈壁滩上,两名户外运动爱好者徒步走过朝阳映照下的风力发电机。 新华社记者聂建江摄 新华社记者王宏伟、王艳明

  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但文化富集的省份,通过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平台,文化的作用和力量正在甘肃得到全新释放,向西开放,文化大有可为;跨越发展,文化也是生产力;活跃城乡,文化能唱响主旋律。

   以文化为琴弦,奏响向西开放新篇章

  2013年1月,甘肃申报的华夏文明传统创新区获国务院批复。忽如一夜春风来,陇原大地沉睡文化资源开始被悉数唤醒,古丝绸之路甘肃段重新焕发生机。

  不到两年时间,文化成了甘肃对外交流使用最频繁的词汇,文化也成为中外宾客到甘肃最感兴趣的话题。

  从人文始祖伏羲诞生地到先秦故里,从大地湾史前文明到数万枚汉晋简牍,从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到上千公里汉明长城,甘肃文化的历史悠久性、类型多样性和多民族融合性,不断得到认可。

  最近在兰州、敦煌举办的第三届国际文化产业大会,就吸引了6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甘肃精心推出的文化产品和项目,与异国文化艺术在同一个展馆内同台展出,充分彰显了文化“软实力”。

  “国际文化产业大会选择甘肃为举办地,既表明国际社会对甘肃厚重历史文化、广阔发展前景的看重,也为我们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说。

  今年以来,以华夏文明传统创新区为平台,以丝绸之路为纽带,甘肃已多次将沿线国家代表请到家门口,共话交流,共商合作。

  “亚洲合作对话丝绸之路务实合作论坛”、“中国—中亚合作对话会”、“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通过这些在家门口搭建的国际交流平台,甘肃向西开放的大门进一步敞开,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得到进一步认可。

   以文化为生产力,探索落后地区发展新道路

  “文化资源是富矿,不仅能够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不会污染青山绿水。”2013年1月,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大会上,甘肃动员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探索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新路子。

  一年多时间以来,围绕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各地立足实际,探索创新,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情不断被释放。

  通渭县就是一个例证,一个“穷乡僻壤”,居然把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发展成为文化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全国书画产业先进县”。

  书画能兴业富民,根植于黄土高原的农耕民俗文化,也能成为助农增收的文化产业。在陇东庆阳,目前有规模的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公司已发展到200多家,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甘肃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充分显示文化也是“生产力”,只要保护好、利用好,不管是传统还是民族的,任何文化都可以发展成为无污染、可持续的文化产业,为欠发达地区发展增添新动力。

  在秦人故里礼县,随着秦文化博物馆的建成和大堡子山保护规划实施,秦文化得到空前的重视,前来寻根问祖的人络绎不绝。在万里长城西起点嘉峪关,依托祁连山玉石资源和古丝绸之路玉石文化,短短一年时间内,竟发展起西北最大的玉文化交流集散地。

   以文化为舞台,演绎城乡幸福新生活

  甘肃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介绍,经济欠发达地区尽管生活条件落后,但群众文化热情高涨,文化需求旺盛。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反弹琵琶”,一是要创新工作体制,二是要充分挖掘基层文化潜力。

  今年夏天以来,到剧院看戏成了不少兰州人的“家常便饭”。甘肃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兰州银行在兰州合作,组织8家省级文艺院团演出优秀剧目,以10元到20元低票价让舞台艺术精品走进百姓生活。

  银艺合作,开创了市场环境下公共文化建设新模式,剧团有戏演,百姓少花钱,经常有戏看。在甘肃农村,文化建设也不甘落后,“乡村舞台”建设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展开。

  甘肃省文化厅副厅长杨建仁介绍,今年以来通过各种渠道,甘肃共投入“乡村舞台”建设资金8000多万元,已在全省1228个乡镇各选定了1个行政村进行试点,年底前将在全省培育5000个村级民间社团。

  政府主导、财政支撑、社会参与、群众唱戏,“乡村舞台”建设,改变了过去文化建设各自为政、功能单一的现象,实现文化设施阵地共建共享,把文化种在了乡村大地,让群众成为舞台主角。

  在陇上江南康县,更大的“乡村舞台”正在搭建,已经吸引了八方游客前来参观旅游,这就是美丽乡村建设。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当地把传统的民间民俗文化开发与青山绿水保护相结合,在改善人居环境、活跃群众文化的同时,把整个康县打造成了一个不售门票的生态旅游大观园。乡村景色变美了,群众生活也更加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