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体看甘肃】筑牢丝路生态屏障 ——甘肃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调研行(一)

29.07.2014  19:22

    在甘肃省采访,我们时常会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沙漠戈壁与湿地绿洲可以瞬间转换,古道石窟与现代都市也只有咫尺之遥。行进在狭长的河西走廊,可以读到过去,也可以眺望未来。

  自古以来,甘肃就有“咽喉要塞”之称,是联系中亚、西亚的交通枢纽,是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重要战略通道和物资集散地。一个历史积淀厚重、经济却欠发达的西部大省,不甘于现状,正在努力谋求转型跨越。

  “甘肃在历史上曾辉煌过,为什么后来又成为欠发达地区呢?我们一直在思考,也做过很多探索。”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在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指出,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构想,甘肃不仅把以往零散、琐碎的想法完整地“”起来,还“”出一系列政策的叠加效应,同时也对未来可持续发展进行着新的规划。

  基于这一认识,甘肃省委、省政府按照点线面、近中远、经济贸易文化“三个结合”的原则,确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发展定位,并着力构建兰州新区、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中国丝绸之路博览会3大战略平台。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扩大向西开放是兰州新区的重任,也是甘肃的新尝试。然而,今天兰州新区所承接的已经不是简单的“转移”,而是寻求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提升当地产业结构。短短两年间,新区已累计引进各类产业项目256个,投资总额近3000亿元,一些科技创新项目在这里落户。兰州新区党工委书记李森洙并不满足于此。新区未来要打造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7大支柱产业,真正成为丝路上向西开放的重要产业平台。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构想,将更多地给甘肃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带来机遇——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带动并改造原有的产业结构,同时,借力建设丝路经济带的东风,大刀阔斧地主动转型,严谨理性地科学转型。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引领下,甘肃对承接产业转移有了更高要求,那就是,由“承接”到“提升”。

  甘肃省工信委政策法规处处长陶英平说,甘肃生态承载能力有限,必须牢牢把住产业政策的闸门,从产业链的缺失环节、薄弱环节入手,开展纵向延伸、侧向配套、集群式的产业转移,“发展要快,但不能饥不择食,要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改造提升结合起来”。

  刚刚闭幕的第二十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可见一斑。据统计,今年兰洽会共签约合同项目1299个,签约总额6511.53亿元,连续3年大幅增长,引资力度前所未有。数字的背后,正是甘肃各地对承接产业转移、谋求加快发展的渴望。

  引入增量做大“蛋糕”,盘活存量更大有可为,甘肃省传统产业的转型也正在路上。作为全国主要的能源基地、有色冶金材料基地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甘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关键所在。

  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的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甘肃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今天,这家老企业以技术改造为驱动,以多元发展为支撑,做大做强钢铁产业,做大做优非钢产业,形成了黑色、有色并重,钢铁主业与非钢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产业耦合发展,越做越有意思”。酒钢集团董事长冯杰给记者打了个比方:一块动力煤经过低温干馏分质利用,可在酒钢的冶炼、煤气置换、余能发电等多个环节大显身手,形成不同产业间低碳高效耦合发展,仅此一项就可提升工业产值50%左右。酒钢的探索只是甘肃传统工业转型的一个缩影。

  在甘肃,农业人口超六成,四分之一是贫困人口,农业结构不调整,全面小康就是句空话。沿丝路采访,我们看到张掖临泽,全国最大的种子基地;武威民勤,中国唯一的“肉羊之乡”……甘肃有一批这样的特色农业县。未来一方面要继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另一方面要规避“一业独大”可能的风险,通过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等方式,补齐短板,调整结构,抓住丝路经济带建设新机遇,打造更多甘肃品牌。

  “丝绸之路也是条富民路。”甘肃省商务厅副厅长张世恩告诉我们,在甘肃的出口商品中,蔬菜种子、苹果汁等农产品保持一定的出口优势。未来,在与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上,甘肃的农产品必有一席之地。

  与传统产业变“”、变“”不同,甘肃在新兴产业上“无中生有”、“变害为宝”,更加注重规模化开发、集约化利用,利用产业间的相互依存,走出了一条内涵式发展道路,这或许正是甘肃未来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充裕的风、光资源造就了甘肃发展新能源的独特优势,高高矗立的风力电机与一望无际的光伏电板,不仅仅是茫茫戈壁上的一道风景,更是甘肃发展新兴产业优势的展示。在酒泉,不仅有百万千瓦级的光电基地,还建起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当地风光电并网总装机占甘肃全省电力总装机的两成,是甘肃为数不多的、具有竞争力的几个千亿级产业链之一。

  对于2700万甘肃人来说,差距意味着潜力,差距更是动力。(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