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19.01.2015  11:08

  中国兰州网1月19日消息 (记者杨世智实习生屈雯)2014年,我省金融系统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助推经济转型升级这个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全省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信贷投向、拓展融资渠道,构建金融扶贫新模式,着力破解金融发展难题,金融作为支撑经济运行和生产供给的“血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润滑和带动效应愈加明显,金融业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亮点纷呈。

  2014年全省信贷投放持续强劲增长,全年贷款增量突破2000亿元。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075.78亿元,增长25.54%,增速位居全国第二,全年新增各项贷款2231.21亿元。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957.98亿元,增长15.64%;全年新增各项存款1887.34亿元。当年新增贷款高于新增存款,存贷比达到79.35%,比上年同期提高6.26个百分点,资金运用能力显著增强。我省存贷款余额相继突破万亿元大关,充分体现了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和支撑作用。

  我省深入开展“金融扶贫攻坚行动”,民生领域金融服务明显改善。为做好对农户“最后一公里”金融服务,农业银行、工商银行机构网点目前已实现县域全覆盖,甘肃银行、兰州银行正在加快推进县域机构网点建设;农村信用社服务网点已实现乡镇全覆盖,并进一步向行政村延伸,使得以前城里人才能用到的ATM机、POS机,现在走进了大山深处。同时,贫困地区通村道路、人畜安全饮水、农村危旧房改造、异地扶贫搬迁、特色优势产业及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得到有效融资支持;双联惠农贷款、妇女创业小额贷款、牛羊蔬菜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一批特色金融惠农产品,受到了农民的欢迎;农村“三权”抵押贷款、中草药保险、畜草产业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等试点工作,正在把金融服务“三农”引向更加深度的方向。

  通过政策引导,全省薄弱环节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积极缓解。我省先后出台了《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4-2018)》《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意见》《关于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实施意见》《关于金融支持甘肃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我省构建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完善全方位金融市场,建立广覆盖的服务体系奠定了政策基础,全省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全省债务性融资实现重大突破,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进一步加快。全年实现1户企业上市,3户企业在新三板挂牌,6户企业进入材料审核阶段,直接融资603.32亿元,其中,债券市场融资551亿元,同比增长30.69%。同时,我省出台《关于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促进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初步建成层次分明、基础雄厚、功能完备、优势互补的区域性资本市场运行体系,推动省内企业实现在不同层级市场间的挂牌、转板、上市、交易、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