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精准扶贫交通支持行动有序推进
原标题:全省精准扶贫交通支持行动有序推进
焦旭周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加快贫困地区交通运输发展是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1236”扶贫攻坚、“6873”交通突破行动、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坚持把双联行动作为扶贫开发的有力抓手和有效平台。在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中,省交通厅各帮扶单位把精准扶贫和双联行动结合起来,积极实施帮扶行动,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群众生活水平都悄然发生着改变。
据了解,自双联行动开展以来,省交通运输厅等14个省级单位、26个州级单位和60个县级单位开展了送技术、送物资、送资金、送信息等帮扶活动。其中,“十二五”前四年,临潭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8.66亿元,完成了省道306线岷县至合作二级路(临潭段)改建工程等重点工程项目,完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72条232.9公里,岷县漳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12项234公里,通林区道路2条8.6公里,路网改善项目1条16.2公里。正在实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2项16.8公里、农村公路通畅工程项目3项31.4公里。临潭县还通过争取项目完成村组道路建设612.435公里,总投资逾1.75亿元。截至目前,临潭县141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沥青(水泥)路,在甘南州率先实现建制村公路通畅目标。
精准扶贫,联动配合兴产业。全省双联行动近四年来,省交通运输厅按照省委关于双联行动和扶贫攻坚行动的决策部署以及“1+17”精准扶贫方案,紧扣“六个精准”要求,严格落实驻村帮扶的各项工作制度,最大限度挖掘、整合、运用好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各联村单位还突出致富增收核心要求,注重“换脑”“增智”“造血”“夯基”“融资”,进行“造血式”帮扶,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努力使贫困村有主导产业、贫困户有致富门路、贫困劳动力有致富技能。
目前,各双联村种、养、加相结合的多元产业发展模式正在形成,农民增收致富初见成效。清水县的玄头村在重点发展花椒产业、延长花椒产业链、组建合作社并运用电商平台增加群众收入方面有着很好的典型示范性。会宁县袁家咀村在协调扶贫部门组建注册农民资金互助社、解决草畜产业发展融资难问题上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来自静宁县的数据调查表明,静宁县每斤苹果因为交通便利所带来的价格涨幅达0.5元至0.8元,因道路通畅可使全县苹果产值每年增加5亿元以上。
在日前召开的精准扶贫交通支持行动示范推进会上,省交通厅副厅长王繁己表示,全省在精准扶贫交通支持行动中,要继续推动双联行动和扶贫攻坚行动深度融合,要在2016建成1.5万公里建制村沥青(水泥)路,建制村通畅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全省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目标;建成增补建制村通畅路2000公里;建成农村公路县乡道联网改造工程2000公里;建成“千村美丽”示范村村组道路2000公里;全面完成4A级以上景区公路连接线建设任务。到2017年底,每个村都要至少培育一项特色产业,每个联系户至少有一项致富门路,每一个贫困人口有一项脱贫技能,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农民群众稳步增收,到2020年同步进入小康。
接下来,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省交通厅将继续实施好2013年之前建成农村公路的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大幅提高安全通行水平;实施好“千村美丽”示范村村组道路,解决示范村村组道路建设问题,进一步改善示范村通行环境;实施好农村公路县乡道联网改造工程,打通“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提升农村路网总体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