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甘肃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总体安排情况说明
1979 年至1986 年,我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地名普查工作。近3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名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地名数据不新、不全、不准以及有地无名、有名无地和低俗地名等问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地名普查,尽快摸清地名底数,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地名管理工作。国务院已于今年1月23日下发通知,决定组织实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并于4月15日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进一步作了安排部署。
为全面贯彻国务院有关精神,切实搞好我省第二次地名普查,我们紧密结合省情实际,认真做了三个方面的准备:
(一)在肃北县开展了普查试点。按照民政部安排,我省于2010年至2011年,在肃北县开展了地名普查试点,共普查登记地名1957条,地名标准化处理445条,绘制地名成果图180幅,设置地名标志40个。通过试点,在地名普查流程、质量监控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地名普查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为全省开展地名普查工作提供了有效路径。
(二)认真实施了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全面贯彻《地名标志》国家标准,规范地名拼写译写,对不规范地名进行了清理。认真落实民政部《关于开展城市地名规划工作的通知》,加强与规划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开展城市地名规划研究应用。加快地名标志设置,各地政府驻地地名标志牌已安装到位,乡镇一级正在抓紧实施。积极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全省86个县(市、区)已全部完成国家地名数据库信息录入,为我省地名普查搭建了数字平台。
(三)完成了一些前期准备工作。一是报请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二是研究制定了《甘肃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三是成立了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四是对地名普查所需经费进行了测算,积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并与省上有关部门进行协调会商;五是积极推动成立全省地名普查专家咨询委员会。
二、关于普查的范围和目标任务
按照全国统一部署和要求,我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范围是:除试点县(肃北县)外的全省所有陆地国土。普查目标任务为:一是查清地名基本情况;二是对有地无名且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三是根据实际需要,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设置地名标志;四是建立和完善本级国家地名数据库,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五是转化应用普查成果,开展地名信息化服务。
三、关于普查的时间安排
这次地名普查为期4年,从2014年7月1日开始,到2018年6月30日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普查标准时点为2014年12月31日。
第一阶段(2014年7月至12月)。各地主要完成组织动员、成立机构、搜集资料、制定方案、人员培训等各项普查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主要完成所有地区的普查和各级检查验收工作。
第三阶段(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主要完成普查成果上报和开发应用工作。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全省统一时间表,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严格控制关键环节和时间节点,分阶段落实相关任务,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实施、如期完成。
四、关于普查的组织实施
地名普查工作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省地名普查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省地名普查的组织领导,制定普查《实施方案》和《工作规程》,协调解决普查中的重大问题。省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在省民政厅设立办公室,主要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负责全省地名普查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本系统地名普查的组织协调和相关配合工作。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成立相应的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和有关要求,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地名普查工作。
五、关于普查的质量管理
省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地名普查的质量监督管理和检查验收工作,将制定地名普查质量管理办法和相关标准,建立健全地名普查质量控制体系,并对各地方案设计、资料收集、野外调查、数据处理、成果验收、转化应用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各市州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地名普查质量监督管理和检查验收工作。同时,省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设立由地名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监理组,适时对普查工作进行监理。各市州可视情设立质量监理组。
六、关于普查的成果运用
通过这次普查,掌握全面、翔实、准确的地名数据,并形成一批能够服务于社会治理、公众需求和地名管理的普查成果。一是通过普查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标准地名数据库,形成各类地名专题数据库;二是通过普查建立完善地名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形成地名申报、审批、发布、共享和数据更新维护长效机制;三是形成一批普查报告,主要是地名普查工作报告和主要数据公告,地名文化遗产分布、地名标志设置和地名标准化处理等专题报告;四是编纂地名图集资料,包括地名图集、地名典志、地名图书以及电子地名图、电子地名辞典等。
地名普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演变。因此,地名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含义越来越丰富,覆盖面越来越广。
1979年至1986年的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对当时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地名及其属性做了整理、录入和标准化处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地名混乱的局面,提升了地名标准化水平,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了我国地名工作整体水平严重滞后的问题。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结束近30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腾飞,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发展,原有的地名不断消失,新生地名不断涌现,地名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相关工作机制不健全,形成现有地名信息陈旧,很难反映实际情况,因此迫切需要再次开展全国地名普查工作。
一、地名普查的必要性
我国地名情况复杂,变化大。近30年来,我国多次调整行政区划,行政区划频繁调整带来的政区地名频繁变更。撤销地区改设地级市,撤销县的建制改设县级市、县级区,撤销乡级建制改设镇建制,撤销镇建制改设街道办事处,等等,变动较为频繁,其名称也随之变化。政区一旦调整,其所辖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单位一大批名称也随之更名,并出现一系列新地名,势必增加行政成本,势必给社会与人们生活带来不便。
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化速度加快,原有地名发生变化,新地名大量产生。大中城市的迅速扩张和小城镇的蓬勃兴起,带来城市不断的改建、新建、扩建,随之新地名数量大幅度增长。老地名也遭遇频繁变动,在城市化过程中,随着人口的聚集和迁徙,原有分散的村庄聚落名称随之消失,而新居住区名称、街巷名称、建筑物名称,也随之不断产生,形成了地名的更替过程。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如长江三峡水电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高铁工程等等,涉及面广,工程量大,引起自然地理实体及相关地名的变动也大,产生了许多新地名。
在全国许多地方,出现地名贪大图洋、古怪重复的乱象。有的夸大其词,名不副实:一些人或某些企业,为了引起公众注意,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罔顾地理实体的实际情况,一味热衷于使用“大道”“大厦”“广场”“花园”“商城”“水岸”等地名通名。但是实际上大道不宽,大厦不高,广场不广,花园只栽几棵树,商城只不过是一个小铺面。这种夸大其词的做法,造成严重的名不副实的现象,破坏了地名的指类性,致使地名难以发挥传递准确信息的应有作用。有的罔顾事实,崇洋媚外:热衷于改老地名、起洋地名。“曼哈顿”“瑞士嘉园”“莱茵河明珠”等莫名其妙的地名。这些地名不能恰当反映当地的历史、文化,割断了文明脉络。这种不顾人们使用习惯和急功近利的思维,破坏了地域特色,既不利于地名的稳定,又强加于民众不愿使用的地名,体现出的是一部分人的崇洋心态,是对自身文化不自信的表现。有的盲目复古,缺乏文化底蕴:地名命名中出现不顾当地历史、文化特征,盲目复古的现象,频繁使用“王朝”“帝王”“帝都”“皇城”等作为地名的专名。这种地名的“复古”,是对传统文化的误读,反映出的是盲目自大、唯我独尊的畸形心态。有的多地一名,重复使用:城市七、八条路都用相同的一个名字,至于各地之间,重名的现象就更多了。造成重名的原因,有的是由于地名管理部门信息不畅,各行其是命名所致,也有些是由建设部门和有关单位随意命名造成的。重名现象会给民众的生活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降低了生活效率,造成了巨大浪费。
二、地名普查的重要性
地名是国家领土主权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民族尊严的象征。详细准确地掌握地名的来源和位置,对维护国家主权、海洋权益和民族尊严具有重要的宣示意义,在巩固国防建设、维护边境地区和平稳定方面,也能起到重要作用,对于提高军事行动的信息服务和指向定位能力、保障部队执行多样性军事任务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地名普查收集到全面、丰富、系统、准确的各类地名资料,这些资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沿革,展现出它的自然、经济、文化、社会、民族的基本面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变迁。利用普查,获取地名资料,及时准确地向社会提供各类地名信息的查询服务,丰富电子地图、地名网站的内容,整合地名问路电话、地名触摸屏的资源,开展多功能的地名信息服务。
通过地名普查,可以弘扬优秀传统地名文化。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世代传承的地名举世无双。伴随着中华民族历史的进程而延续不断的地名,积淀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宝库,是激发国人乡愁乡情的极好材料。全面深入地挖掘全国各地的地名文化资源,将对保护地名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之后传统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地名普查,可以提高地名管理水平。查清地名现状,准确找出各类地名中存在的问题,以便系统解决地名不规范问题,推进地名标准化。设置各类地名标志,实现城乡全面覆盖,以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地名命名更名管理,解决社会上地名管理多元化和使用地名随意化的问题。
同时,地名普查促进地名事业的长远发展,促进地名学研究,培养地名管理人才,建立地名管理的长效机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达到时效性、科学性最佳水平,随时为社会经济发展、群众需要、国防建设服务。
(刘光华 王希隆 邓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