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六措并举贯彻执行《甘肃省石油勘探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24.11.2014  12:39

庆阳是长庆油田的发祥地和主产区,近年来,始终坚持把认真贯彻执行《甘肃省石油勘探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作为推进油区环境保护、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举措,采取六项措施使全市油区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有效保障。

一是创新监管模式,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紧紧围绕贯彻执行《甘肃省石油勘探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制定了全市石油勘探开发产建项目环保管理要求、征用土地管理规定、水资源管理办法、环境管理工作指南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井位布设、钻前准备、钻井施工、井下作业、生产运行等环节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建立了 “五到县”监管机制,实行定人员、定区域、定责任的全程监管方式,特别是针对监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难点问题,采取约谈、上门座谈等形式,与油田开发单位加强沟通衔接,共同抓好落实。

二是严把准入关口,规范生产建设秩序。 对所有入驻开发的油田企业,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环保“三同时”、排污收费等环保行政许可制度。督促长庆油田分公司、中石化华北分公司完成了陇东油区“十二五”发展规划、油田开发规划环评工作和30多个开发区块项目环评、20多个开发区块工程的环保验收。全力推行环境监理制度。

三是强化执法检查,严查违法违规行为。 近年市、县两级持续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检查等多项专项执法检查,市上组织联合督查组,定期不定期深入油区开展现场执法检查,加大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整顿力度。近三年来,共出动石油矿区环境监察3500人(次),查处污染隐患432起,督促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107个开发井场进行了现场整改,下达限期整改通知216份,实施行政处罚110起。目前,境内钻井泥浆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6%以上。

四是加强重点防控,确保敏感区环境安全。 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明确了西峰巴家咀水库等12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了79个乡镇饮用水源地。 强化保护措施落实。 研究制定了《全市环境敏感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了子午岭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风景名胜区、城市规划区内禁止进行石油等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加强专项检查、日常巡查、常规检查,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提高敏感区污染防控等级。 2013年提高了对巴家咀水源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污染防控等级,油区地表水环境质量逐年明显好转。2013年监测结果显示,马莲河水质除化学需氧量和六价铬超过Ⅴ类标准外,其余指标符合国家Ⅲ类标准;蒲河水质已稳定达到Ⅲ类功能要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常规监测指标达到国家水源地水质标准。

五是加强污染治理,全力做好生态恢复工作。 加大资金投入。 督促长庆油田公司完成了《长庆陇东油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规划》,计划投入45.09亿元,建设重点生态环境治理和恢复项目15个。“十二五”以来,投入油田开发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方面资金约10.2亿元,先后建成10多个伴生气回收项目,封堵废弃井1100多口。 提升治理水平。 督促油田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实施污染治理项目,落实废弃井封堵措施。全面推行“内外隔离、三废回收、数字监控、井林一体”的生态开发模式,做到油田开发到哪里,绿化、美化、硬化跟进到那里,促进了油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 开展课题研究。 委托相关科研单位,开展了“油区生态评估和重点区域地下水调查”、“陇东油区生态环境评估研究”、油煤气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战略研究等课题,通过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环境承载力研究和环境安全评估等,科学划定环境保护红线,优化调控油煤气资源开发布局和结构,提出了腾出容量、提升质量、保障两个千亿元产业发展的措施和路径。

六是突出风险防控,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坚持把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穿(跨)越河流输油管线、敏感区周边建设的油田场(站)等作为风险监控重点,督促重点油田开发企业委托有资质机构开展环境风险评估,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地企多次在重点河流、水源保护区开展应急演练,不断提升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近年来,先后妥善处置了合水县县川河等6次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制定了《加强全市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了危废管理。(庆阳市环保局 朱治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