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着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07.04.2015  09:41

  原标题:我省着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

   中国甘肃网4月7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记者 宋振峰)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转变甘肃省农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努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农民增收取得新成效,从今年起,省政府决定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全省培育提升10个以上大型上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100个左右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建设1000个左右优势特色产业基地,扶持10000个左右示范性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使之成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十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到2018年,全省特色优势产业基地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0%左右;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50%以上;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3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左右;主要农作物及猪、禽、奶牛良种化率达到95%以上,肉牛、肉羊良种化率达到75%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4%。

  在上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中,甘肃省将按照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方式,选择一批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予以重点培育。引导龙头企业采取兼并、重组、参股、收购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从而集中培育10个以上行业领军企业,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甘肃省将依托现有的国家、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发展基础较好的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园区、生态农业园区、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园区等,通过集聚产业要素,完善基础设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打造优势特色品牌,创建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力争在全省建成30个左右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建成70个左右覆盖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区域特色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逐步形成以区域性示范区为引领,以特色示范园为支撑的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打造的1000个左右优势特色产业基地中,包括种植类基地600个左右,养殖类基地400个左右。我省将壮大以草食畜牧业为主的循环高效农业和以优质林果、设施蔬菜为主的特色高效农业,提升马铃薯、中药材、现代种业和酿酒原料等特色优势产业,建成规模效应明显、产业优势突出、组织化程度较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优势特色产业基地。

  甘肃省还将重点扶持3000个左右示范性家庭农场,土地产出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5%以上,家庭成员人均纯收入达到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的2倍以上;重点扶持7000个左右示范性农民合作社(含100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入社成员收入比当地同类型农户收入高出2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