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省长刘伟平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
(原标题)新华社记者提问甘肃省长:经济下行压力下甘肃怎么办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 王博)去年,在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之下,甘肃省仍然保持了8.9%的增速。甘肃在保增长,尤其是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做了哪些事?今年将如何继续适应经济新常态?在全国两会甘肃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甘肃省省长刘伟平回答了新华社记者的提问。
刘伟平:甘肃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重化工结构和原材料为主的特征明显,去年我们感受到的下行压力更直接、更严峻。当前,市场需求不足突出表现在重化工业产品上,面对持续加大的下行压力,我们深刻领会党中央提出的“三期叠加”阶段特征,紧密结合甘肃实际,落实好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在推动稳增长上,主要是根据甘肃省情,一个是千方百计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在预期区间内;再一个是突出稳住就业和抓好扶贫;同时将投资增长和调结构结合起来。
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认真落实简政放权、下好“先手棋”的要求。着力以行政审批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甚至乘法。全年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项目185项,累计减幅达50.4%,目前保留的374项省级行政审批项目平均审批时限缩短了30%以上,直接面向企业和社会的省级审批事项一律实行一站式集中办理。认真落实商事制度改革,全省私营企业新增4.41万户,新增户数比上年增长90%。我们把改革的深入推进与用足用好政策、落实“3341”项目工程结合起来,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8%,国家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点监测的20户企业平均投资增长24%。
二是启动实施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攻坚战。下功夫将我省有一定基础和潜力的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家重点支持的节能环保、新型煤化工、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列为省政府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在这八大领域采取比选、答辩、公示、现场调研的方法,评选出16户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骨干企业,采取整合资金和科技资源、集聚政策、加大人才扶持力度等措施,创新政府扶贫投入模式,以股权方式投入骨干企业,带动更多社会投资,力求尽快培育能支撑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在稳增长、调结构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去年全省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7.2%,在GDP中的占比由上年的7.2%提高到10%。光电、风电产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并网装机容量分别达到500万千瓦、1000万千瓦,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位。
三是用循环经济理念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争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去年全省工业投资增长14.2%,不仅促进了产品结构调整,而且完成了节能减排任务,同时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年度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对全省76处年产3万吨以下小煤矿全部进行了关闭,淘汰铁合金2.36万吨、电石10万吨、水泥80万吨、平板玻璃60万重量箱。
四是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大力促进节能环保、电子商务、科技服务、保险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不断满足多样化的生产生活消费需求。去年三产业投资增长30.3%,有力地促进了现代服务业发展。同时,挖掘用足我省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5.65%,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6%,文化旅游业成为我省新的富民产业。去年我省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10年来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
五是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机遇,以向西开放促进自身发展。我们立足于积极用好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重大战略机遇,主动服从服务国家战略部署,根据国家对甘肃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的战略定位,及时制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下功夫积极搭建对外合作交流平台,分别与外交部、国家旅游局、全国友协共同主办了一系列对外交流活动,累计有3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加,增进了相互了解、达成了合作共识,开拓了合作领域;下功夫加快交通互联互通,开通了兰州到迪拜、第比利斯航线和武威至阿拉木图的中欧货运班列;下功夫把搞好产业对接合作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相结合,加快建设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行,为吸引有实力的、面向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的企业落户创造条件;下功夫抓经贸交流,全年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13年的18%提高到23%。同时,我们大力推进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去年,兰州市按新标准衡量,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50天,同比增加57天,大气污染治理“兰州模式”得到了许多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和国家环保部的推广。
通过这些措施,去年我省与全国一样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势头,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7%,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2.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6%,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均超过经济增长增幅,就业超额完成了预期目标,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3万人,呈现出速度、质量、效益良性发展的好局面。特别是反映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就业、城乡居民收入、公共预算收入等指标保持了向好势头,物价保持平稳运行;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丰”,农业增加值增长5.6%,农业发展的好势头为全局工作提供了支撑、增添了底气。
今年,我们将结合甘肃实际,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加快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按照这次全国“两会”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继续把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在落实中,抓主抓重,综合施策,打好适应新常态的组合拳。
一是继续保持投资对经济的强劲拉动势头,特别是用足用好国家预调微调和定向调控政策,加大铁路、公路、水利、电网等打基础、利长远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有序的推进城镇化,进一步改善制约我省发展的瓶颈制约。
二是下力气持续打好扶贫攻坚这场硬仗,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科学扶贫,尽力而为地满足贫困地区有效需求,挖掘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潜力,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今年再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目前,全省还有412.2万人,贫困面为19.8%)。
三是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适应新常态、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积极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在科技部支持下,与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作,努力加快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为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聚集更多创新要素。
四是继续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攻坚战,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为依托,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新优势,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
五是完成好国务院批准的循环经济示范省建设收官任务,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理念,着力延伸有色、石化、冶金、建材、食品等传统支柱产业链条,基本实现工业、农业、社会循环化发展格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以企业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的技术改造力度,全面提升重点行业和工业企业效益。
六是大力发展新兴业态,围绕实施国务院确定的养老健康家政、信息、旅游、住房、绿色、教育文化体育等六大领域消费工程,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发挥好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基础性作用。
七是用好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实施的机遇,加快兰州等主要节点城市开发开放,深化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战略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八是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抓好就业培训工作,提高劳动者技能,确保就业保持稳定、城乡居民持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