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民企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

23.01.2015  13:12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从大的方面来看主要是遵循产业升级的两条路径,即产业间转型升级和产业内转型升级。产业间转型升级就是从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三产业为主转变,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从制造初级产品为主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为主转变。产业内转型升级就是某一产业内部的加工和再加工程度逐步向纵深化发展,实现高加工度化与技术集约化,是产业自身的纵深化发展,其升级也有两条路线:一条是遵循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价值链条升级的路线;一条是指从OEM(贴牌生产)—ODM(自主设计生产)—OBM(自主品牌生产)的线路。

  根据我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实践,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已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涵盖转行、转轨、创新、整合(企业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就甘肃民营企业的现状来看,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型升级:

  一是审时度势,走产业创新转型升级之路。某些传统产业或已经出现衰败迹象的周期性行业,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发展前景,全部或部分转向新型产业,如现代农业、文化产业、健康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二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股份制转型升级之路。对仍以家族管理模式为主的企业,要打破家族管理模式的局限性,以资本为纽带,吸纳和集中分散的社会资本,组成规模较大、具有产业龙头性质的股份企业或企业集团,集中力量办大事,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严峻挑战。要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就要加快股份制改造步伐,使企业股东成为投资主体和收益主体。

  三是提升民营企业内生价值,走科学管理转型升级之路。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转型是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主要包括:由经验管理转为信息化管理,把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应用到企业管理之中;由家族式管理转为专家团队型管理,建立一支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企业经营理念、勇于开拓创新的企业家团队;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以质量、品牌、安全、财务、营销等为重点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四是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走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之路。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具备强大竞争能力的关键是自主技术创新。因此,有条件的企业,要在企业的财务预算中设立科技创新基金;企业要引进适合本企业的科技创新人才,不惜成本引进新技术,自主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同时,民营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集中力量,做好主业,创造品牌,永葆品牌优势。企业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使用政府设立的科技创新投资和各类基金,逐步建立起以民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高效协同的自主创新体系,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五是与国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走合作联盟转型升级之路。从甘肃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是:国有企业严格自律,加快体制转型,不断降低垄断水平,允许各类民间资本进入国家产业政策允许的各个领域,对民营经济实行准入大开放;允许民营企业参与产权重组,有的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和出租方式转化为民营;鼓励国企与民企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政府要鼓励民营企业兼并重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制,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和经营方式多样化。大型国有企业应更多地向中小微型民营企业延伸产业链,在资源、能源利用方面加强合作,相互在水、电、气、热方面建立循环经济形式;国有与民营企业应携手调整结构,共建“低碳经济”或“无炭经济”,为建设“绿色甘肃”作贡献;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包括产权交易的联盟,技术应用的联盟,人才共享的联盟,市场竞争的联盟等;今后新建大型国有企业,在规划设计时就要包括产业链向地方民营企业延伸的内容,并争取同时设计、同时投产。认真贯彻落实《物权法》等法律法规,坚决遏制侵占民营企业资产、无偿把民营企业转为国有企业等“国进民退”行为,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此外,要鼓励民营大中小微企业之间、民企与跨国企业之间,采取多种合资合作方式,开辟国际发展空间,使民营企业在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的国际投资合作中赢得国际竞争优势,扩大发展空间。

  (作者系甘肃省民营经济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甘肃省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