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植物源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疫情期间我省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12.05.2020  11:43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蕴含着无比蓬勃的生机,也拉开了春耕生产的序幕。在新冠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兰州交通大学研究院甘肃省植物源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科研技术人员在积极做好抗击新冠肺炎的同时,逆行而上,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坚持将科研成果写在大地上,为特殊时期的农业生产和扶贫事业“保驾护航”。

在岷县蒲麻镇开展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培训

两个月来,根据省委省政府复工复产要求,工程中心技术人员提前结束休假,及时研判疫情防控与春耕形式,积极谋划,主动出击,抢抓农时。工程中心利用网络与多媒体资源,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推送电子技术指导手册,开展马铃薯、蔬菜、中药材(党参、黄芪、当归)等农作物绿色生产技术培训,远程为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并先后驱车赴生产第一线,在我省兰州中川镇,嘉峪关文殊镇和新城镇,酒泉银达镇,玉门柳河镇,定西市安定区、陇西县、临洮县、岷县、渭源县、漳县,陇南西和县等蔬菜、马铃薯、中药材主产市县、村镇,开展农业科研试验40余项,技术指导20余次,举办技术培训23场次,培训农民1700多人次,发放技术手册3000余份,行程达到5万多公里,指导农业种植20余万亩。同时,工程中心积极支持全省中药材、马铃薯2万亩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带建设工作,受省农业农村厅邀请,先后前往定西市陇西县、安定区,参加全省中药材、马铃薯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现场会,为我省道地中药材、马铃薯绿色高品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助推我省中医药、马铃薯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助力我省扶贫攻坚行动及美丽乡村建设。

参加全省马铃薯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现场会

工程中心成立于2011年,以西北地区特有中药材及微生物为资源,进行产、学、研相结合的中药源生物农药、植物源壮苗营养剂、植物源抗病毒剂及微生物源农药和有机肥的研究及产品开发工作,在中药源农药开发应用方面独具特色,开发的一系列中药源生物农药产品已得到转化应用,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到200万亩,正服务于甘肃省及全国绿色、有机生态农业的种植。

在嘉峪关文殊镇进行设施蔬菜种植指导

工程中心先后承担中央财政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星火计划等国家级和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生物医药重大专项、国家农转资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共计3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余篇。平台建设方面,拥有科技部批准成立的“兰州交大科创绿农星创天地”国家级星创天地,甘肃省科技厅批准成立的“甘肃省植物源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成立的“甘肃省中药源农药创制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工信厅批准成立的“甘肃省植物源生物农药行业技术中心”,甘肃省教育厅批准的“甘肃省生物农药与绿色防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四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文/李国利 图/李昭煜 来源/研究院甘肃省植物源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