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始甘肃省将试点高职生读研改革
原标题:《甘肃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5)》提出:
今年我省试点高职生读研改革
中国甘肃网4月25日讯 据西部商报报道(记者 郭涛)昨日,省教育厅发布了《甘肃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5)》。报告显示,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省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全省20所高职高专院校设置的290个专业涵盖了的19个专业大类。
发展概况:
形成三个高等教育区共设置290个专业
我省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于1999年,截至2014年全省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22所(2014年新设置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和兰州科技职业学院两所),其中政府举办17所,行业企业办学3所,社会力量办学2所;有国家级示范院校2所,国家级骨干院校3所,省级示范院校2所,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办学格局。2013~2014学年招生4.7604万人,毕业4.3277万人,全日制在校生达12.7492万人,高等职业教育真正成为我省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从办学类型上看,除传统的师范、医学教育外,我省高职设立了包括石油化工、资源环境、冶金、机电、农业、林业、警察、建筑、交通、外语等具有鲜明行业特点的职业学院,基本上涵盖了我省的支柱产业,还增设了服务区域经济、具有社区学院性质的地区性、多专业高等职业学院。从地区布局上看,按照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沿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形成了三个高等教育区,即以省会兰州为中心的省城高等教育区、以张掖市为中心的河西高等教育区、以天水市为中心的陇东南高等教育区。据悉,截至2014年8月底全省20所高职高专院校共设置290个专业、涵盖了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专业目录的19个专业大类62个二级类专业。
存在问题:
五大类问题待解决
省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还不够准确,多数高等职业院校是由原来的成人高校和中等专科学校通过改名或合并升格而来,部分院校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专业设置及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适切性差;办学条件还比较薄弱,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省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师资队伍建设明显滞后,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升格”后,学生规模经历了跳跃式的增加,有些学校的学生人数甚至翻了几番,而师资队伍建设却明显滞后,我省有些高职高专院校的生师比长期徘徊在20:1左右;专业设置不太合理,一些学校在高职专业设置上参考其他学校的专业,也有的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只是根据本校现有的师资和办学条件来设置专业,学校能开什么专业就设什么专业,而没有根据社会行业分工和社会实际需求提前筹建设专业、设置专业。
发展措施:
高职生读研我省今年开始试点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实训基地、职教集团、教学做一体化建设,全面推进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改革,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增强办学活力,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学分制改革,实行更加灵活的选课制和弹性学制,还要创新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2015开始试行高职与本科衔接,改革参照中高职“2+2+1”改革方案进行,高职学生在二年级后,参加考核考试,单列计划,单独划线,录取后在应用本科院校学习3年,考试合格后发本科毕业证书。该计划从2015年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升入本科院校的职业院校学生进行本科后应用硕士研究生改革试点(“4+2+1研究生模式”),采取“知识+技能”的方式,单列计划,单独划线,单独录取的改革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