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回首望去满园春,缤纷多姿争放艳。今年以来,我省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根本,坚持融合资源、共建共享,坚持创新、务求实效,紧紧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历史契机,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牵引,以“历史再现”“乡村舞台”和“文化集市”工程为有效抓手,紧密结合双联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着力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加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强化设施阵地和工作队伍建设,使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现大发展、大提升,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有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乡村舞台”: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国庆期间,平凉市华亭县策底镇策底村的乡村舞台锣鼓喧天,文艺演出周在这里红火地举行,歌舞《我们的中国梦》、方言三句半《五水共治为百姓》……一个个原生态、接地气的节目轮番上演,令人大饱眼福、连声叫好。
台上演出的是村民,台下观看的也是村民。村民李爱民说:“我们村里的能人还真不少啊,在家门口看熟人演戏,比看那演员的戏还过瘾哩!”
我省把“乡村舞台”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与双联行动和扶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采取集中统筹、按需配置的方法,建设集“思想宣传教育、文化知识传播、文体娱乐活动、民俗文化传承创新、法制科普”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服务平台。
经过1年多的努力,8800多个行政村建起了“乡村舞台”,建设速度快、效益高、功能全,有效推动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从单一向综合的发展,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历史再现”工程:留住散落的民族文化记忆
康县城关镇凤凰谷村村史馆是我省首批“乡村记忆”博物馆之一。
走进村史馆,映入眼帘的是煤油灯、手摇式粗布纺织机、青石碾子等几十件记录着这个贫困山村变化的老物件。康县城关镇党委书记武亚华介绍说:“党员活动室是2013年修的,我们专门辟出一间,作为村史馆,把这些老物件放进来,就是给大家留存一份记忆。”
为了构建我省文化传承体系,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了以文化遗产有效保护为前提,以遗产展示和文化传承为核心,以博物馆建设为载体,全面展现我省历史文化风貌、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历史再现”工程。大力发展各类行业博物馆、专题博物馆、民办博物馆和“乡村记忆”博物馆,积极探索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大遗址展示利用模式和遗产资源富集地区博物馆规模化发展模式,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的保护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展示服务水平,使我省珍贵的文物资源和多彩的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展示。
今年5月召开了“历史再现”工程启动实施暨第一次现场推进会议,公布了第一批共258个甘肃省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名录。半年来,“历史再现”工程的实施,特别是“乡村记忆博物馆”的建设,留住了“乡愁”、保护了“资源”、传承了文化、激发了基层广大群众的家国情怀,日益成为农村新的宣传思想阵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