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葵花导师计划”甘肃省县级教育局长研修培训圆满结业

30.05.2014  18:10

5月17日至24日,甘肃省首次面向县级教育局长的高层次、全方位、访学式、实操性研修培训在北京、山东如期举行并圆满完成各项预定培训任务。

此次培训是“青葵花导师计划”2014年培训项目之一,由甘肃省教育厅主办,由北京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21世纪教育研究院共同承办。培训对象为全省14个地州市和86个县区教育局局长。项目旨在为百名基层教育局长提供专业平台,助力教育局长更新教育观念,改进工作策略,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区域教育的治理能力。

本次研修培训以问题研究和经验分享为主题,以讲座、访学和融合式交流、拓展性培训等为主要形式,为期共7天。先后有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中心副主任胡平平、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张国华、原抚松教育局局长陆世德、北京润丰学校校长卓立等10多位教育管理者和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传递思想、讲解政策、陈述理念、教授策略、分享经验,给参训学员提供了一场场理论与实践、战略与战术、理念与策略相融合的精彩报告。

同时,参训学员先后访学北京十一学校、北京润丰学校和山东青州一中、青州二中、青州云门书院双语学校、寿光一中、寿光世纪学校、临朐辛寨初级中学、临朐海尔学校、临朐外国语学校,深入校园观测,深入课堂观课,与局长、校长和教师、学生密集交流,融洽互动。

访学过程中,参训学员发现,被访学校呈现层次化、特色化、地域化的特征:北京十一学校着力实现面向每一个个体的教育,是最具理想化特质的学校;北京润丰学校着力实现现代化的教育支撑,是最具现代化特质的学校;青州的学校着力传承千年书院文化,是最具文化底蕴的学校;寿光的学校着力实现规模化办学,是最具规模化管理特质的学校;临朐的学校着力体现地域的适切性,是最具乡村教育特质的学校。

本次培训是多年来面向县级教育局长的第一次高端培训,参训局长收获丰硕,他们认为本次培训具有六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培训设计适切性强;二是行政指导标向性强;三是专家讲座引领性强;四是游学参观示范性强;五是互动交流融合性强;六是后勤保障人本性强。通过培训,实现了开阔视野、革新理念、调整策略、改进方法、助力成长的培训目标。

参训局长一致认为,近年来,甘肃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尽管与发达地区相比较,差距仍然很大。但是,作为甘肃县域教育的担当者,不能灰心丧气,不能妄自菲薄。当下,正值甘肃教育发展的黄金期,大家更要正视发展差距,把握政策机遇,多方筹措资金,补足硬件短板。

教师工作是教育工作中最核心的要素,教育的差距在教师而不在大楼。参训局长认为,在甘肃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更要紧盯教育发展的软实力,特别是教师工作这个核心,按照2014年省教育厅主导设计的“非常3十1”培训计划,努力在探索教师队伍专业成长方面想办法,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上下功夫。

适切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参训局长认为,作为基层教育管理者,在研训之后,要立足省情、市情、县情,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在学习中厘清思路,在借鉴中完善提升,挖掘地域的潜质和内力,走特色办学之路,努力培育具有甘肃地域特色的教育,办让甘肃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