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加强监管 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中国兰州网11月6日消息 保证食品市场供应和质量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前不久,我省商务、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协调配合,在扩大商贸流通和物资供应的前提下,加大对食品质量的监管,确保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近日,记者深入我省部分商贸流通企业,对物资储备、市场监管、食品安全等情况进行了调查采访。
走进甘肃省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交易市场内,车来车往,交易繁忙。这座全省最大的肉食品批发市场,目前已辐射全省各地,以及青海、宁夏、西藏等省区,年交易额超过150亿元。
“现在正值秋冬季囤货阶段,肉类、水产类、副食品类等物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省食品公司副经理常实在告诉记者,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公司还组织购进了一批冻牛肉和冻羊肉,以低于市场价10%的价格,在兰州市60多个惠民直销点供应,繁荣了市场,稳定了价格。
“在保证市场供应的同时,我们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这也是市场管理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常实在告诉记者,市场经销的冻肉食品、调味品,以及副食类产品都是来自全国知名食品生产企业,客户相对稳定。进货实行“电子一票通”和“可追溯”制,保证商品来源可追溯、可查询,只要消费者扫描票据上的条码或二维码,其产地、生产企业等信息一目了然。
为进一步加大食品质量监管,省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辖区食药监管所合作,成立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室,对市场内经销的各类食品进行抽样检测。在检测室,检测员李莲正在用“DY-200肉类快速检测仪”对肉类产品进行抽检。通过快速检测,可以得出农残、甲醛、亚硝酸盐、瘦肉精、二氧化硫等26个常规项目的检测数据。李莲告诉记者,他每月要对市场内200多个品种的调味品、副食品以及肉类产品、水产品等进行抽样检测。如果检测不合格,就及时报上一级检测部门复检,复检仍不合格,立即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市场内一家经营水产品的经营户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商品货源充足,价格稳定,市场活跃。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和国家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加大,市场会越来越繁荣,经营环境会越来越好。
承担着全省肉类储备任务的甘肃新联友食品冷藏股份有限公司,在兰州市郊区建起一座库存量达7万吨的现代化低温储存库,在全省率先使用二氧化碳制冷设备,进一步提升肉类及其产品的制冷和保鲜效果。目前已储备速冻牛羊肉、猪肉、鸡肉等达3万多吨。
记者在去年建成投入运营的张掖绿洲农副产品综合交易市场了解到,这座河西地区最大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不仅可以满足张掖全市的蔬菜、水果、粮油、副食品、水产、肉蛋供应,还辐射河西的武威、酒泉以及青海、新疆部分地区。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对进入市场的农副产品,严格落实质量检测制度。特别是对进入市场的活禽,严格进行清洗、消毒和检疫,落实好活禽及其产品的进货、检查验收和索证索票制度,禁止销售没有合法来源的活禽及产品。
“确保舌尖上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只有市场监管到位了,食品的质量安全才有保证。”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我省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检测体系和质量追溯体系,从源头上管控农副产品和食品的质量安全。全省工商、质检、食药监管、商务、农牧等部门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严把产品进货关、检测关、质量关,让老百姓的餐桌更丰富,更健康,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