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区域性工作整体推进

13.11.2017  02:01

2014年,甘肃省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工作在全国率先实施试点。三年来,我省通过先行先试,开创了“水权配置、水价调整、协会规范、奖补机制、产权改革、设施完善”六位一体综合性改革新局面,实现了高效节水项目建设与水价改革深度融合。

高台县被列为全国农业水价改革试点。依托西北节水增效、灌区节水改造和流域重点治理等项目,高台县对灌区进行节水改造,采用PPP模式,对全县2800眼机井全部安装了智能取水计量设施,河水灌区实现斗口计量、按方收费。并全面推行“水票制”供水,建立水量交易中心,形成用水户到交易中心先购票买水,后按票供水的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按亩平摊水费的传统做法,真正让群众用上了明白水。

目前高台县已完成高效节水面积19.87万亩,2018年有望达到26万亩,更多农民将从中获益。现在在高台县,种什么作物、怎样省水,成了农民种地首先考虑的问题,用水的地方怎样精打细算成为农户的自觉行动。传统农业向优质、高效现代农业的转换,实现了农民水价虽提但负担不增、用水减少但效益增加。在这一“”一“”中,促进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通过改变灌溉方式,引导种植结构调整等综合举措,延伸改革链条,放大改革效益。我省全面调查分析、认真总结经验,研究制定区域性整体推进改革战略,率先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河西走廊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通过改革促进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

经过3年的努力,高台、民乐、凉州、民勤、白银等5个国家试点县(区)已基本完成各项改革任务,进入全面落实改革政策,总结、巩固、提升改革成果的“后改革”时代。将水权总量逐级细化分解细化到户,基本实现运行成本水价,努力达到全成本水价。同时,2016至2017年,在深化国家试点县改革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金塔、甘州、永昌、靖远、榆中等5个县(区)开展省级试点,嘉峪关市、肃南县、山丹县、天祝县、平川区5个县(市、区)开展市级试点,以县为单位,及时总结提炼经验,整县推进。试点范围涵盖了甘肃河西走廊和中部沿黄主要灌溉农业区,为全省全面推动水价改革夯实了经验基础。

记者:苏磊 张丁月 张掖台 黄闽江  段海

甘肃台报道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观看:

甘肃新闻·聚焦全省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