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丝路经济带建设的社会视角
携手共建能源丝路“黄金段”
甘肃省丝路经济带建设的社会视角
“新丝路·能源之路万里行”甘肃段采访活动,于10月中旬启程。在近20天时间里,采访小组脚步遍及甘肃10市州,行程1600余公里,采访石油石化企业员工、地方政府干部群众、协会社团组织和院所专家学者近百人,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和感悟甘肃省丝绸之路沿线的今昔对比,以及丝绸之路上石油工业发展的今昔巨变。
中国石油报将从地方政府、专家学者及产业发展的视角,透视与中国石油千丝万缕的联系、能源新丝路建设将会带来的发展机遇及丝绸之路建设给当地居民和社会带来的改变。
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石化产业
李俊海 甘肃省工信委原材料产业处处长
甘肃省是丝绸之路能源战略通道,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油气管道枢纽,已建、在建和将建的管道11条,长达9000多公里,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过程中,为充分发挥甘肃省“能源走廊”的作用,地方政府应与中国石油一同加强管道建设和管道保护。
甘肃省的工业特点是“大大小小,重重轻轻”,大小企业实力相差悬殊,重工业中仅能源原材料就占76%,而轻工业只占20%左右。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石化工业占全省工业比重达26.6%,仅兰州石化就占近10%,上缴税费占兰州市财政收入的1/4,有力地支持了兰州市及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促进了地方石化产业链的延伸,发挥了国有大型企业的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
2012年,甘肃省提出了“双联”工作要求。中国石油在甘企业争当先锋,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社会事业发展着手,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有效履行了大型国企的社会责任。
有色冶金、石化产业一直是甘肃省的支柱产业。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未来,地方政府将与中国石油携手继续做大做强石化产业。地方政府将打造园区平台,围绕石化产业推动集群化发展,创造当地企业与石化企业合作的条件和环境。兰州石化则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油地融合 相互依托 共同发展
张材吉 兰州市西固区企业服务办公室主任
石化企业是兰州市西固区的经济主体,而兰州石化的15万员工占西固区总人口近50%。石化企业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融入了当地社区之中。
前些年,兰州石化积极参与西固区道路维修和南山绿化承包项目,为西固区路政设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近些年,石化员工占西固区人口的比例提升,区内基础设施服务对象逐渐倾向于石化员工,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他们参与当地建设。
目前,西固区的工作定位为“服务、依托、发展”,服务大中型企业,依托其发展带动地方企业共同发展。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进一步加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2004年我们成立了企业服务办公室,主要定位是为石化企业提供全方位跟踪服务,包括协调环保评审工作、周边环境问题、企业与居民问题等。
此外,每年我们还会召开政企座谈会,带着银行走访企业,曾帮助兰州石化三叶催化剂生产公司与银行牵线搭桥,完成融资1.5亿元。
兰州市将打造“宜居宜游宜业”城市。在环保方面,我们也同石化企业共同努力。今年兰州石化10个项目中,有8个是环保项目,投资额达到20亿元,将对西固区的空气环境质量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为推动石化企业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相互融合、相互依托,我们企业服务办公室将继续发挥企地联络员、政策宣传员、关系协调员和项目推进员的积极作用,推动双方共同发展。
石化产业成为转型发展“压舱石”
高生文 酒泉市能源局副局长
今年年初,甘肃省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方案和规划,其中80%的内容将落实在酒泉市。酒泉市的能源供应不仅覆盖了现有的石油、煤、天然气、水电、火电、太阳能和风能等,而且包括下一步将加大力度进行勘探开发的页岩气。
作为甘肃省参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石油工业和能源工业是酒泉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酒泉市提出的六大基地建设中,就有石油化工和装备制造基地。
未来,无论是基地建设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都需要政府与玉门油田共同配合,并争取参与到中亚国家的能源建设中去。
同时,地方政府利用玉门油田多年来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服务于石油化工和装备制造基地建设。玉门油田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延长现有石油资源的开采周期,发展资源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产业群,为转型发展赢得时间和空间。
未来,石油石化产业仍是玉门市转型的“压舱石”。玉门市正在积极争取扩大炼化规模的政策,并申请建设国家商业石油储备库。玉门油田也开启了建设“双百”油田的新征程,用自身的转型拉动城市的转型。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