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的探索: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18.10.2018  14:20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李仰东 袁颖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会地带,是黄河、长江上游的重要水源补给区,是防止水土流失的关键地区,是遏制沙漠扩张和风沙肆虐的战略前沿,也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省区之一,工程建设范围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1.7%。
  40年来,甘肃三北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4.03%提升到11.33%,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86.6万亩,全省黄河流域累计减少泥沙20多亿吨,荒漠化土地、沙化土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已发展沙产业企业、基地1000余家,年产值11亿元。2016年,工程区经济林产值达202.54 亿元,依靠林果业脱贫人数达141.78万人。
  甘肃在取得显著综合成效的同时,在工程建设思路、组织管理和治理模式等方面也积累了宝贵经验。
  严格把关 规范运行
  甘肃高度重视三北工程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确定了“生态绿色持续发展,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推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具体要求,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防沙治沙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推进三北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推进工程建设中,甘肃注重科学规划设计。各县科学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尤其是从四期工程开始,逐步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合同制管理,不断规范工程建设行为。工程区还积极推行专业化造林,重点扶持和发展了一批专业造林公司,并强化督导检查,工程造林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
  重点突破 分区施策
  重点突破,是甘肃推进三北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在陇东黄土高原区,以流域、山系为基本单元,依托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建设、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建设和退化林分修复等重点项目,发挥重点工程示范引领作用,实现了工程建设规模与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在河西走廊以控制流沙为重点,实行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并重,突出绿洲外围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和锁边林带建设,完善提高农田防护林体系,构建防沙治沙生态屏障。
  40年来,甘肃始终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的指导方针,坚持先易后难、由近及远、突出重点的建设策略,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适地适树和以水定林、林随水走的技术路线,走出了一条科学治理的建设之路。在陇东丘陵沟壑区探索出了“山顶油松沙棘戴帽子、山腰梯田果树挣票子、地边林草绿化穿裙子、沟底坝库刺槐穿靴子”的综合治理模式,提升了综合治理效益。在重点风沙区推广运用“麦草沙障+梭梭”治沙模式,筛选符合沙区实际、固沙效果显著、适宜同类地区大面积推广的防沙治沙技术措施,由传统治沙向科技治沙、生物治沙转变,走出了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治沙造林新途径。
  着眼民生 兴林富民
  静宁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六盘山片区特困县和甘肃省中部18个干旱县之一。三北工程实施以来,全县广栽经济林,目前苹果经济林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挂果面积达65万亩,产量78万吨,产值32亿元,出口创汇3322万美元。其中,果品收入过亿元乡镇有10个,过千万元村有82个,收入10万元以上户有15347户。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达到4900元,占人均收入的89%以上。依靠苹果经济林,全县有17.6万人稳定脱贫,为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40年来,甘肃着眼民生,把三北工程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在河西北部风沙前沿地带建成了长达1200公里、面积460万亩的防风固沙林(带),470余处风沙口得到治理,1400多个村庄免遭流沙危害。在河西走廊重点农区,基本建成了规模宏大、互为一体的农田防护林体系,营造农田林网114万亩,有效庇护农田917万亩,保护牧场925.35万亩,农田林网化程度达到77%,初步建成区域性防护林体系框架。
  同时,甘肃还专门制订了《甘肃省1000万亩优质林果基地建设发展规划》,重点推进苹果、核桃、花椒、葡萄、枸杞、枣、杏、梨、桃9个特色优势林果优质高产基地建设,大力支持发展林业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带,培育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品牌,成功地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