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电大举行“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调研座谈会

31.05.2016  15:56

近日,甘肃电大“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调研组一行8人到兰州分校就兰州市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兰州市教育局、文化和旅游局、地方志编纂办公室、非遗中心、文物局、甘肃何鄂雕塑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兰州分校领导班子共计2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兰州分校书记杨平主持。

杨平首先介绍了此次调研的目的和主要内容。他指出,在全省加快建设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大力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大背景下,甘肃电大为了更广泛地宣传甘肃悠久的历史文化,充分发挥甘肃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提升文化软实力,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在各地组织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旨在通过调研,全面挖掘、整合利用本土文化资源,研发乡土教材,建设具有甘肃地方文化特色的教学资源。同时,充分发挥电大远程教育的优势,建立共建共享机制,让特色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社区,以更好的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学习型社会构建做出应有贡献。此次调研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兰州本土文化遗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民族文化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文化品牌打造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及发展规划;听取有关领导及专家对地域特色资源建设的意见建议,推介兰州本土适宜开发、可制作为教学资源的特色优秀文化资源。


朱卫国向与会专家、领导介绍了甘肃电大的办学性质、特点、优势、成果,以及甘肃电大转型升级和开放大学建设的进展情况。他指出,甘肃电大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三大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即系统办学的优势,丰富优质的资源,以及信息技术的支撑。甘肃电大积极推动向开放大学的转型升级,增强社区教育的辐射功能,响应建设甘肃“文化大省”的号召,启动了甘肃特色文化建设工程,致力于开发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教材和特色鲜明的微课,从而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电大的办学优势,普及、宣传、推介甘肃文化,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应邀参加座谈会的负责人和相关专家分别介绍了兰州市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建设、传承创新、发展研究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及发展规划。著名雕塑家、黄河母亲雕塑的设计者何鄂先生以黄河母亲雕塑的设计、建造历史为引子,讲述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情怀和对甘肃特色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地方志专家邓明先生从地方史志的角度,详细地阐释了兰州悠久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典故;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米琳介绍了近年来兰州地方史志的编纂情况,并表示愿意积极配合甘肃电大,提供所需的地方史料和文化资源;市非遗中心张北辰主任就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重点介绍了兰州市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申报名录及市级传承人;市文物局文物科长陈媛霞介绍了兰州市文物的保护和遗存情况,并就地方文化资源和教育教学的融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会议最后,朱卫国进行了总结讲话。他表示,推进地方特色文化建设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地方相关领导、专家的高度认同、理解和大力配合、支持。希望通过此次调研,能够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共同配合、开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课程资源,积极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建设。

供稿:甘肃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