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电商的“互联网+”实践(上)

15.04.2015  10:57

  原标题:先行者的“甜酸苦辣”

  ——甘肃电商的“互联网+”实践(上)

  过去几年高歌猛进、风头无二的电商,今年伊始又收获了更加振奋人心的消息。

   中国甘肃网4月15日讯 据甘肃经济日报报道(记者石军鹏张栎)3月份举行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国家要制定“互联网+”战略,同时,为配合“互联网+”战略,国家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4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再次力挺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并派出了一系列的“政策红包”扶持电商发展。

  什么是“互联网+”,它凭什么被列入国家战略,它到底有多么重要,它的实现路径是什么?权威部门的解读一目了然。

  国家发改委的解释是:“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高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加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新华社的报道更进一步认为,当今移动互联时代揭幕,网络经济的蓝海上又展开了一场开辟新航路的竞赛。之前的15世纪中期,大航海时代开启,新航路的开辟带领西方进入黄金时代。

  “互联网+”起风,传统产业即将展开解放生产力的翅膀。相比沿海发达地区相对较高的发展水平和充裕的人、财、物储备,羸弱的甘肃电商将以怎样的姿态随风起舞,进而在新常态下带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备受瞩目。近日,本报记者深入甘肃电商行业的先行者、领军者中,仔细聆听他们的心声,品味他们的“甜酸苦辣”。

    甜:牛市来临业绩飘红

  4月8日上午记者前往采访时,甘肃光明顶电子商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明顶)运营部总监马超正与数名同事围坐在茶几边,埋头研究业务。其时,由马超策划的以淘金币抵顶现金的兰州百合促销活动也在淘宝网鸣锣开场,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每分钟数单的成交量,正源源不断地将兰州百合“嫁”往全国各地。

  作为淘宝网特色中国—甘肃馆的第三方独立运营商,这家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金2000万元,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线下O2O实体体验馆的互联网公司业务众多、名头不小,堪称甘肃电商行业名副其实的领军者。

  受益于各级政府大力推动、市场经营主体意识觉醒、发展环境日益优化,过去一年,光明顶等一众甘肃电商的业绩,如同促销活动中兰州百合的成交量一样,节节攀升。

  依托巨无霸淘宝网,光明顶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模式,打造甘肃电子商务总部基地、特产集散地和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甘肃自己的网货供销平台,成就不俗。目前,其平台上已集聚店铺上千家。

  另一家立足甘肃丰富的特色产业资源,以“打造国内领先的产业化电子商务平台集聚区,甘肃首个集智能化推广、网络采购和产品销售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展示中心”为目标的甘肃电商谷,背靠B2B电子商务服务公司中国网库这棵大树,已正式上线单品网中国玫瑰花交易网、中国百合交易网、中国花椒交易网等16个平台,旗下加盟企业近800家,“路越走越宽”,“巨头”雏形初现。

  而变“空间上的万水千山为网络里的近在咫尺”的陇南,电子商务同样做得风生水起。2014年,陇南全年开办网店5923个,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总额7.71亿元,数量惊人。

  呈“喷薄”之势发展的甘肃电商,和频频涌现的明星电商,展示着陇原这片热土在信息革命中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崭露头角的标杆背后,是陇原大地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热潮。

    酸:“贸易逆差大省”暂难改变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已有15年,全民万企上淘宝的高峰出现在2004—2006年间,甘肃远远落在了后边。甘肃电商谷董事长李强认为,即便发展迅猛,目前甘肃电商依然同发达地区存在明显的“代差”。

  一个故事和2113:86万及1:3.5、17:1两组数字,是这个“代差”的真实写照。

  2012年的一个夜晚,光明顶线下馆主管徐亮一行在杭州阿里巴巴集团总部即时搜索的数字显示:当晚某一时刻,甘肃在淘宝的上线人数仅2113人,而广东的人数则达86万之多。甘肃同中国最大的电商省份的差距令人咋舌。

  权威数据同时显示,在网络这个虚拟大市场里,甘肃人花钱比挣钱来得猛!

  当年,广东人每花1元钱,就可从网上赚来3.5元,而甘肃人要花17元,才能从网上赚来1元钱。

  徐亮由此感慨万分:经济小省甘肃成了网上消费大省,经济大省广东成了网上消费小省。期间差距不可以日计。

  “这个数据同时说明,发展落后的甘肃,在网络上依然是投资省,而广东则是实实在在的受益省。”徐亮说。

  “在工业革命的末尾、信息革命的前端,甘肃电商任重而道远。”李强认为。

  有报道指出,过去,传统产业发展先是需要工厂、道路、机场、水电等诸多大型基建支持,因此大量制造业一度集中在东南沿海和少数大型城市。在“互联网+”时代,凭借移动互联和7.8亿网民组成的大市场,就可让生活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居民,即便处于欠发达地区,也能充分享受长尾市场被激活后的红利。

  甘肃电商的落后,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在“互联网+”时代,甘肃没有理由不奋起直追。

    苦:电商发展软阻力重重

  虽然在以不同的模式探索,但不断开拓市场、扩大加盟店是甘肃电商谷、光明顶共同高唱的“主旋律”。

  接受记者采访时,面对“发展客户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的提问,李强指了指头;回答“接触客户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的问题时,曾经担任过光明顶招商部主管的徐亮只蹦出了两个字:洗脑。

  制约甘肃电商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但记者采访中经多位受访者归纳,观念意识落后、资源整合能力不足是最大的拦路虎。

  整体氛围淡薄、思想观念陈旧,对“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认识不清、理解不透,积极性、参与率不高,是甘肃大多数经营主体的共同特征。“虽然现在有的公司已经认识到了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但是对电子商务根本不了解,你把钱给他,教他怎么做,他都不知道先迈哪条腿,朝哪个方向走。”徐亮说。

  “靠蛮力往前干”则是李强对甘肃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最大感受,“跟企业谈电子商务很困难,根本差距就在观念和思维方式上,改变思想是最困难的工作。”

  “老板”和“一把手”被认为是阻碍进步的最大障碍。李强在自己的微信上写道:老板昏,企业难清;老板迷,企业无路;老板躲,电商无门。

  长期形成的传统交易习惯的束缚也不容小视。目前“很多农村干部群众对电子商务不能及时转变观念,大胆接受,积极发展。市内生产加工企业习惯采用传统的销售方式和渠道销售自己的产品,参与电子商务的积极性不高,没有起到应有的示范带动作用。”陇南市电商协会接受记者的书面采访时这样回答。

  “新的产业形态、商业模式下,电子商务和实体营销是企业的两条腿,一条腿粗一条腿细不行,缺一条腿更不行。”徐亮说。

  咎于资源整合能力的不足,特色优势产品“凤凰养在鸡窝内”,则是甘肃电商发展的另一制约。

  李强说,甘肃特色优势产品丰富,因缺乏叫得响的知名品牌、龙头企业整合和带动,目前大多只能一家一户单打独斗、一瓶一箱零敲碎打去卖,没有合力和依托的平台,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效应。

  即便拥有知名的品牌和产品,受条块分割的体制影响,整合起来也非易事。徐亮介绍,之前光明顶曾设计好旅游资源、酒店、行车路线,计划在网上出售甘肃的旅游产品,但当前往商谈时,却发现事情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刚开始一对一谈,最后变成了一对八谈。一个人去优化八个人的思路,很难很费劲。”徐亮说。

  但再难再费劲,也得去做,除此之外,甘肃电商别无选择。徐亮说,好在一部分甘肃企业已经醒悟过来,开始找上门来主动参与。

    辣:生鲜农特产品网售存软肋

  一直以来,生鲜电商被誉为“电商领域的最后一个蓝海”。甘肃电商在此领域当然不会袖手旁观,分得一杯羹是“必须的”。

  光明顶培训中心经理高宝庆介绍,光明顶曾经联手甘肃某地,主打原产地、生鲜、绿色的亮丽招牌,策划过一次鲜羊肉促销活动。“刚开始一天就做了上百单,一单就接近半只羊。”

  但丰满的理想一旦触碰到骨感的现实,摊上事是多少会有的。

  高宝庆说,为了保证原生态,当时羊肉打包时没有添加防腐剂,没想到,羊肉发到北上广后,三天时间品质下降的有一半。

  究其原因,是甘肃没有一家能提供完整冷链物流的公司。

  高宝庆感叹:甘肃的物流根本跟不上电商的发展速度,一点也跟不上。“一个节点出了问题,会影响到整个链条的运转。”

  甘肃电商主打的百合、白兰瓜、玫瑰等生鲜商品,也都面临着物流的考验。“这方面,只能通过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一点一点去努力改善。”

  还有一点是,农特产品以散装居多,没有专门设计的包装,更没有QS认证和绿色认证。这样出售,是法律所不允许的。高宝庆说,合理但不合法的事情肯定不能做,仍需要不断地摸索。

  风风火火的陇南电商同样面临这些问题。陇南市强调,产品质量决定市场,决定着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景,特别是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更高,因此要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程度,确保农特产品安全,提高农特产品品质。同时,要从产品说明、规格、包装等各方面深入研究,开发、生产适合网络销售的产品,按照品种丰富、规格多样、包装精美、便于运输、利于储存、生态环保的要求,切实提高产品的销售竞争力。

白银市靖远县获“全国文冠果之乡”称号
   中新网甘肃新闻电  据甘肃林业网披露,商务之窗
兰州新区旅游接待量创新高
     2019年“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兰州新区旅游市场火爆,接待量再创新高,接待游客突破15.商务之窗
靖远举办第三届“小口大枣”采摘旅游节
      绿树爽朗映硕果,惠风和畅迎嘉宾。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