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生态环境好转带动狼群回归
中国兰州网3月17日消息 “我离狼最近的一次只相隔七八米远,从感观上判断,狼的数量在逐步增加。”甘肃省野生动植物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近日向记者讲述他与狼的一次“亲密接触”。
连日来,电影《狼图腾》的热映使“狼与环保”成为热议话题。在环保日益得到重视的今天,像狼一样的野生动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护。不过,如电影所呈现的情节一样,分布在甘肃境内的狼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曾因捕猎等原因接近灭绝。
幸运的是,九十年代之后,几近灭绝的狼群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
尽管没有具体数据表明狼群数量增加了多少,但这位负责人的切身感受足以说明这一点。“从2004年开始,我们在野外调查时与狼群的遇见率大幅提高,我曾经遇到过狼群三、四次,最近的一次只有七、八米远。有时虽然遇不到狼但也可以听到狼的叫声。这就说明近年来甘肃地区狼群数量在大幅增加。”
这位负责人介绍,甘肃狼群数量的增加得益于多方面的有效保护。1988年国家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1990年甘肃省出台了实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为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据和支撑。
“法律出台给动物保护撑起了腰,猎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要负法律责任,情节严重的还会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偷猎的人自然就少了。”这位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为了使生态环境得到更好修复,近年来,甘肃林业系统先后在全省建立起了49个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的动物禁止猎捕。
这位负责人介绍,不止是狼的数量逐步增加,在甘肃祁连山腹地和甘南高原等地区,岩羊、马鹿等草食性野生动物也得到了快速繁殖。“食草动物快速繁殖,进而又使处于食物链上端的狼等野生动物有了食物来源,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动态的生态平衡。”
在甘肃,野生动物毁坏庄稼、牧场,甚至造成人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也曾有牧民抱怨,狼、野猪等野生动物袭击家禽家畜和庄稼,造成财产损失。为解决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矛盾,甘肃2010年出台了陆生野生保护动物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补偿办法,在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也确保了农牧区群众生命财产不受损失,为人与野生动物和平共处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
“近年来,民众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明显提高。”这位负责人表示,野生动植物管理局经常会接到群众对偷猎行为的举报。“即使在深山老林、人迹罕至的地方,猎杀野生动物也会被群众发现、举报,类似情况年年都有。”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11年开始,国家启动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甘肃也启动了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项目,现已完成河西走廊西段的调查,正在开展河西走廊中东段、秦岭北部山地、马鬃山山地三个地区的调查,调查获得的丰富数据分析将更有利于对狼群等野生动物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