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发掘获重大突破
甘肃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今年5月以来,最早的秦文化遗址——甘谷县毛家坪遗址发掘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这次考古发掘和出土的青铜器、铭文、车马坑和大量实物资料,把秦文化的编年推进到西周时期,开创了考古学上探索早期秦文化的先河,在学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用文化的实证因素佐证了2700年前“华夏第一县”设立的历史沿革。
毛家坪遗址分布在渭河南岸二级台地上,该遗址在1982年、1983年曾被省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发掘到三种文化遗存:以彩陶为特征的石岭下类型遗存、以绳纹灰陶为代表的周代秦文化遗存、以夹砂红褐陶为特征的西戎文化遗存。
2012年7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对毛家坪遗址进行再次发掘。从目前发掘探明情况来看,该遗址保存比较完整,面积约60万平方米,墓葬数量近千座。截至目前,共清理春秋、战国时期大小墓葬199座,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青铜器、骨器等各类大小件文物1000余件,其中出土青铜容器51件,出土短剑、戈、矛等青铜兵器11件。发掘车马坑4座,其中,最高级别的一座出土驾车3辆,驾马10匹,系贵族出行车辆。发掘大型墓葬两座,其中一座为级别较高的贵族墓葬。
据介绍,如此规模的遗址在整个渭河上游实属罕见。文化遗存以周秦文化为主,年代从西周延续到战国。从年代、地望及遗址的规模来看,毛家坪遗址极可能是秦武公设冀县的县治(县城)之所在。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公元前688年,秦武公攻伐当地戎人后建立了县和冀县,为秦国最早设县,是郡县制的滥觞。
目前,毛家坪遗址挖掘工作基本结束,进入文物修复、资料整理、考古报告撰写阶段,并对车马坑墓葬进行了保护性回填。天水市及甘谷县正积极配合早期秦文化考古队分步骤进行2014年十大考古发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毛家坪遗址公园申报工作。(记者 牛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