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环县窑洞古法酿黄酒 农户循传统承儿时“年味”
(新春见闻)甘肃环县窑洞古法酿黄酒 农户循传统承儿时“年味”
中新网兰州1月12日电 (高展 李文)“自打记事以来,家里老人都会酿黄酒,过年期间,常有好酒的亲朋好友来家饮酒。”甘肃庆阳市环县八珠乡村民吴广平一边仔细地检查着缸中黄酒发酵情况一边说,过去黄酒只是自家享用,从没想过家家户户都有的黄酒还能卖钱。
在吴广平家中的一孔窑洞里,47口大缸整齐排列,还未踏入院门,弥漫的酒香扑鼻而来。连日来,各地顾客慕名前来购买黄酒。“过年前后是黄酒销售高峰期,之前客户线下线上预订的黄酒已在陆续发货。”吴广平说。
吴广平同妻子共同将黄酒发展成致富的产业。(资料图) 高展 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县因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农户以种植糜谷等小杂粮为主业,这一天然的原材料为当地发展黄酒产业提供了基础,也滋生出当地特有的黄酒文化。
“寒冬腊月,烫一壶黄酒,浅浅咪一口,浓郁的酒香、温和的口感,能让人们忘记一年的辛劳,也能寻得儿时过年的滋味。”吴广平说。
吴广平依靠黄酒产业初尝甜头还得从2013年说起,当时八珠乡政府和帮扶单位鼓励民众发展黄酒产业,依靠传统工艺的黄酒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政策一出,吴广平抱着试试的态度酿酒10缸,这一年,他家的收入就有近两万元。自此,吴广平每年都在增加产量,直到今年酿了47缸。
一切销量都是以高品质为前提。吴广平夫妻俩从源头上把控质量,亲自采挖野生柴胡、自己种植软黄米、严格使用天然窖水、严格工艺操作……一点一滴都体现酿黄酒的认真与细致。
每年挖野生柴胡都是在三伏天里去挖,需持续一个月时间。“每天早上4点出发,带好一天所需的口粮进深山挖柴胡。”吴广平说,2017年,他在挖柴胡的过程中伤到了胳膊,只能由妻子一人辛苦采挖一个月。
谈及酿酒的难点,吴广平介绍说,发酵时的温度掌握很重要,温度过高,酒容易发酸,温度过低,易发甜。为了得到最好的口感,下料的多少,以及温度是关键。
吴广平家的黄酒越来越正规化、规模化,质量和好评逐年提升,在2018年八珠塬村组织的黄酒质量评定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先后被评为“黄酒产业带头人”“产业能人户”等荣誉称号。
黄酒产业不仅帮助吴广平家脱了贫,而且正在成为其致富产业。吴广平依靠黄酒产业,加固了窑洞,添置了新家具,两个孩子也相继上了大学,他家的日子在黄酒产业上越过越红火。
说到今后的发展,吴广平说:“黄酒保存一直是个难题,需要借助科学技术进行杀菌处理,以延长保存时间。”
据了解,环县八珠乡为了发展黄酒产业,已经成立糜谷香黄酒产业专业合作社,酿造程序更加科学,技术流程更加完善,从采曲—挖柴胡—投料落缸—开耙—封缸—噎酒—兑匀—装缸—封口,到成品酒,都有严格的操作流程。
八珠乡的黄酒已经销至北京、天津、兰州、新疆等地,黄酒产业不仅带动当地农户脱贫致富,并且逐渐形成科学化、规模化的产业链。(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刘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