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决战奔小康】甘肃:特色产业“杠杆”撬动贫困地区拔“穷根”

17.06.2018  00:24

产业扶贫,是贫困群众持续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我省紧紧围绕“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人有创收技能”的增收目标,因地制宜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辐射带动贫困群众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

在舟曲县坪定乡垭头村中药材重楼示范种植点,农技人员正在手把手为农户现场指导栽植,这让刚开始试种中药材的村民更加有了盼头。

中药材重楼,又名土三七,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好药材。依托气候条件优势,舟曲县积极引导农户种植重楼,拓宽群众致富渠道。

群众增收快,全靠“龙头”带。景泰县中泉镇腰水村党支部引进景泰宏翔农资公司,发展朝天椒订单农业,建立“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党支部帮助企业解决与村民在用地、用工等方面的矛盾纠纷,企业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农产品销售等服务,让辣椒有了好销路,农民有了高收入。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宁县为已经脱贫的群众提供了四类42项巩固提升服务。九岘乡鲁甲村村民范存良,2016年依靠家里的6亩苹果园脱贫后,又承包了山地继续栽果树。虽然已经脱贫了,但是帮扶干部还会经常提醒他去参加苹果管护技术培训。

范存良新栽的78亩苹果树,五年以后就可以挂果,他对致富充满信心。

种什么划算,养什么赚钱,古浪县将2018年确定为脱贫攻坚“产业培育年”,注资成立国有扶贫产业开发公司——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兴盛种羊繁育有限公司,探索三变改革,以“贷母还羔”的“羊银行”模式,实现“造血式”扶贫。

如今,这里已经不是一座普通的养殖场,不断壮大的羊群如同“银行”一样,通过滚动发展、“造血式”扶贫,逐步实现深度贫困地区产业脱贫。

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杠杆,我省紧盯贫困县、贫困村,因地制宜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牛羊、水果、蔬菜、中药材等特色种养业。据统计,2017年,全省贫困地区新增蔬菜面积40万亩,新增水果面积27万亩,新改扩建规模化养殖场522个,特色优势产业面积近3000万亩,特色产业的“杠杆”撬动起贫困地区的“穷根”。

甘南台 李生荣 马应凯 杨桂珍

白银台 杨家栋 化希瑞 达宣宇 王琳 白晓庆

庆阳台 赵洁琼 闫伟 梁湄

武威台 高建功 王清泓 张崇禧 耿进霞 岳霆

甘肃台综合报道。

甘肃新闻·聚焦全省最新资讯

编辑:彭若萱

责编:王红岩

主编:张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