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漳县:在重建中打造美丽乡村

18.07.2015  13:33

  中国兰州网7月18日消息 2013年7月22日,6.6级地震突如其来,美丽的漳县受到重创。

  两年来,漳县吹响灾后重建的集结号,举全县之力,集全民智慧,挑战面前不徘徊、困境面前不后退、压力面前不松劲,用勤劳的双手开创未来,使灾后重建取得硕果。曾经伤痕累累的家园面貌焕然一新,笑容在群众脸上绽放,自信在群众心里生长……

  7月,骄阳似火,正值岷漳地震两周年之际。

  行走在漳县大地,满眼都是生机。大草滩、殪虎桥、三岔、石川、武当、新寺等各个乡镇里,一个个白墙青瓦的新农村、一座座整洁漂亮的新砖房拔地而起,自来水接进了千家万户,平展展的水泥路通村通镇通县城,新建的学校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太阳能路灯、健身广场、农贸市场点缀着新农村,城镇化元素镶嵌在贵清山下、漳河岸边。

  “在灾后重建中,我们突出‘美丽乡村,你我共建’这一主题,按照‘白墙青瓦坡屋顶,上下圈梁构造柱’的要求,做到房内和房外一个样,墙内和墙外一个样,村庄整体风貌和重点功能区一个样,坚持一村一色调,一村一风格。”殪虎桥乡党委书记李彬介绍。

  白墙青瓦绿树,小桥流水人家。在殪虎桥乡瓦房村,白墙青瓦构建的新民居错落有致,俨然一幅充满现代气息又不失古典风韵的美丽乡村写意画。村党支部书记漆永红自豪地说:“灾后重建中,老百姓拧成一股绳,亲邻相帮,干部协助。全村整合资金704.2万元,重建群众住房154户,维修加固104户,现在都已入住。村里又新修了村党支部阵地、村文化室、村卫生室、村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我们村被授予全省美丽千村示范村称号。”

  到目前,漳县15955户农村和282户城镇居民住房重建全面完工,15461户农村居民和1020户城镇居民住房维修加固已通过乡、村两级初验,县级竣工验收正在进行。

  灾后重建中,漳县积极开展三岔、大草滩、殪虎桥三个乡镇的小城镇建设。三岔镇党委书记郭凯介绍说,三岔镇灾后重建小城镇建设项目总投资2204.98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风貌改造工程、景观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道路及绿化工程、市场建设工程和环境整治工程等。“我们就是要通过实施这些工程,把三岔镇打造成镇容整洁有序、环境生态宜居、经济充满活力、城镇特色鲜明、群众安居乐业的美丽宜居宜商新城镇。”

  在漳县农村,最漂亮的房子就是学校。新建的学校,成为漳县大地上最亮丽的风景。步入武当乡张坪小学,新修的教学楼拔地而起,校园硬化,篮球场平展,这个覆盖3个自然村11个自然社、有100多名学生的小学校园,通过援建项目的实施,彻底改变了面貌,整个校园发生了较大变化。

  重建中漳县把公共服务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到目前,32个教育项目已完工29个,18个卫生项目已完工17个,22个文化广电项目完工18个,4个就业和社会保障项目2个已完工,34个基层政权项目有15个完工,6个社会福利项目有3个完工。

  “争当先锋抓重建,党员干部上一线,包乡抓点带头干,改进作风做示范”。两年来,漳县基层党组织、共产党员、双联干部深入灾区重建联系点、联系户,一线走访、一线实践、一线解困,一线重建,成为灾区群众心中的主心骨和中流砥柱。

  如今,一幢幢新居整齐有致,一座座学校美丽壮观,一条条公路宽阔笔直,一张张笑脸写满幸福,一幅幅画面引人入胜。漳县灾区群众,正在步入幸福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