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湖北两省签署《劳务协作框架协议》

12.08.2014  12:24

   中国甘肃网8月12日讯 据鑫报报道(记者 张萍)昨日,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为进一步推动甘肃省和湖北省劳务合作,提升合作水平,推动两省经济社会发展,按照“政府服务推动、市场主导配置、互利互惠双赢”的原则,甘肃省人社厅与湖北省人社厅于8月8日共同签署了两省《劳务协作框架协议》,标志着甘鄂两省劳务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近年来,甘肃省高度重视省际间劳务合作,先后与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10余个劳动力输入地区建立了稳固的劳务合作关系,为全省农村劳动力省外转移就业搭建了良好平台。今年4月,湖北省用工出现了10多万人的缺口,这为两省开展劳务合作、引导我省农村劳动力赴鄂就业提供了机遇。甘肃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甘肃、湖北两省开展劳务合作,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发展的问题,责成甘肃省人社厅组成专门工作组,于7月下旬赴湖北省开展劳务合作考察,详细了解湖北用工需求状况,并就加强双方劳务合作有关事宜进行了深入洽谈,达成了合作协议。

  甘鄂两省《劳务协作框架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合作长效机制。通过建立联络员机制、互访对接机制、信息通报机制、点对点合作机制等,形成两地稳定、长效的劳务合作格局。2、扩大劳务输出规模。通过在湖北省建立一批甘肃劳务输出基地,优化务工环境,不断扩大甘肃在鄂务工人员规模;同时,甘肃省引进湖北省一些长线专业技能型劳动力到甘肃生物医药、商务服务等较为紧缺的行业务工,实现两省劳动力资源优势互补。3、加强劳务培训交流。鼓励和支持两省各类职业培训学校、用工企业相互开展长期稳定的培训合作;湖北省大型用工企业和重点地区到甘肃建立劳务人才培训基地,共同开发配置劳动力资源。4、建立劳务维权协调机制。两省大力开展人力资源市场整治、劳动合同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维权行动,进一步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和上门服务,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