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深山林区村支书的“扶贫悲喜”
中新网甘肃清水5月26日电 (记者 冯志军)两个月前,甘肃天水市清水县山门镇白河村党支部书记李应怀花了6万元人民币,新购了一辆7座私家车,一方面方便家人出行,一方面用于衔接各项扶贫政策和反映村里的脱贫进度。
山门镇和白河村之间约12.5公里的蜿蜒山路,在落叶松密布和丁香花扑鼻的两座山间穿梭。49岁的李应怀驾车跑一趟需半个多小时。三四年前,尚是狭窄土路连接的城镇和乡村之间,徒步需半天时间。
这是自驾游此的城里人惊呼的如画美景,也是白河村人脱贫之困的“难言之隐”。沿狭窄河谷散落七八公里的5个自然村极其分散,徒步走完整个村子要一天时间。若是以前崎岖不平的羊肠土路,这个时间还不一定够。
李应怀在白河村村委会查阅精准扶贫资料。 冯志军 摄地处深山林区的白河村平均海拔1700米,年平均气温10℃,属典型高寒阴湿林缘山区。全村辖5个自然村112户513人,2013年贫困发生率为56%。2016年底,仍有贫困人口40户186人,贫困发生率为37%。
与中新网记者聊起村里现在“玉米面成饭桌上的稀罕物”时,唏嘘不已的李应怀又想起了“食不果腹”的十几年前。他说,上世纪90年代,村里到处可见“弱不禁风”的茅草房,男女老幼只有一件或蓝或黑的自制中山装,村民常年以玉米面和土豆为主食,还有因“无米之炊”的主妇绝望地痛哭。
直到2000年左右,随着农膜大范围使用,耕地产量有所提高,白河村村民的温饱有了保障,但吃白面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李应怀回忆说,当时一些发展相对较好的村民,会把地里收割的部分玉米卖掉后换点白面回来“改善生活”,现在是吃腻了白面,才用玉米面“换个口味”。
李应怀在白河村村委会查阅精准扶贫资料。 冯志军 摄随后的十多年间,李应怀从白河村村主任转任村支书,村里的点滴变化让他如数家珍:村民住房从土坯房到砖瓦房,穿的衣服从单调的或蓝或黑色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桌子上的单调主食也日益丰富,通了电话后的村里不再“与世隔绝”……
真正让李应怀感到“惊喜”的变化,是近四五年以来官方一系列扶贫政策和项目的实施。他说,2013年从乡镇到村里的水泥路修通了,2015年自来水进村入户,加之接连不断的扶贫措施的相继涌进,“封闭在大山深处的贫困村,忽然像金疙瘩一样被百般呵护”,主动上门为扶贫支招的人群屡见不鲜。
随着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拉近了这处偏远乡村和城镇的距离,原本打算“外逃”的不少村民决心留守,近期白河村里随处可见建新房的忙碌场景。外出打工、留守种植养殖、“靠山吃山”发展旅游业,长期“一穷二白”的白河村有了更多的脱贫致富途径。
“目前白河村里已有15户人家购置了私家车,占全村户数的十分之一,还有些村民正忙里偷闲去县城学驾照。”李应怀透露,随着村里生活条件日新月异,一些打算“挪穷窝”的村民也放弃了进城的念想,祖辈相传的恋土情结,使得“两亩薄田再不好,谁也不愿意轻易放弃”。
脱贫致富的过程,就是内外共同“发力”的阶段,但也有“头痛难题”摆在李应怀面前。根据近些年反复走村入户沟通发现,尽管大多数村民都在使出浑身解数借“外力”告别贫苦,但也有零星的贫困户存在“破罐子破摔”、“等靠要”等消极脱贫态度,甚至个别村民以“贫困户”为荣,刻意“哭穷”等救助。
李应怀坦言,通过反复入户了解和向周边邻居询问,个别在城镇里买了房子的“贫困户”拒绝政府的危房易地重建等建议,隐瞒真实“家底”,坐等尽可能多的脱贫政策和项目。对此,村里将通过其他途径了解证实后,采取相应措施。
虽然扶贫之路充满艰辛且悲喜交集,不过李应怀对白河村集体如期“奔小康”信心满满。他说,近年来,村子里有村民通过养殖种植、外出务工等途径实现脱贫致富的例子屡见不鲜,这也是全村今后可以借鉴参考的一些“经验”。
李应怀表示,稀缺的土地限制了白河村像其他贫困地区尝试规模化产业脱贫之路,但地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簇拥中的白河村恰是很多城里人朝思暮想的“世外桃源”,发展旅游业将是今后扶贫的重要思路,目前已启动前期筹备工作。(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